陳昭淳/嘉義縣和睦國小六年四班
我們即將畢業,在畢業前,全六年級辦了一個「留下最美」的活動,討論我們該留下什麼東西,才是最有意義和最值得留戀的。
活動一開始,有人提議二手衣回收可以幫助貧困的學生節省服裝費,但這項回收工作學校早已在進行。此時,我看見六年級好多女生長髮飄逸,我希望把「愛」做大做圓,馬上建議「留下長髮」。剎那間,笑聲四起,我趕緊解釋,剪下頭髮是為了幫癌症患者做假髮。有的女生點頭贊成;有的摸著髮尾,依依不捨。我愣了一下,眼神飄到老師那裡,老師忙接腔說:「炎炎夏日,趁機整理一下頭髮,這真的是最美的紀念。」
接下來要開始「募髮」了。老師幫我們連繫到正在辦募髮的醫院,原來不是所有的頭髮都適合,必須要沒染沒燙過的,且一次要剪二十公分。老師把所有注意事項告訴我們後,要我們製作宣傳單把細節寫在上面,並在六年級逐班發放傳單。
隔壁班老師首先響應,為了符合二十公分長度,她剪了個超短「妹妹頭」,還不斷說:「好涼、好舒服喔。」髮量特多的我經常邊洗頭邊抱怨,沒想到募髮時發揮功能,因為一頂假髮需要大概五人的髮量,而我一人的髮量就足以抵兩人的。
最後,我們共募到四人的長髮,而做一頂假髮的費用很高,這些錢常由善心人士捐助,真的是有錢出錢,有「髮」捐「髮」。二十公分成為我的小學生涯裡最美的回憶,因為它幫需要的人圓了一個希望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