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雄市三多路氣爆事件的受災戶之一,感謝佛菩薩的加被,家人平安,只有房子輕微受損,連日來親友及不認識的人不斷送來關懷,甚至表示要提供財物救濟,台灣廣大社會人士的愛心,實在令我們感動。
氣爆災變後,媒體時時更新各界捐款細目,不到幾天,已破十多億元,似乎有「較勁」意味。身為災民,看著不斷累積的天文數字捐款,我不禁想問:撒錢,是最恰當的救災、關懷方式嗎?到底誰應該負起責任呢?
一般善心的民眾有心救急,卻不知如何做才好。每次國內一有災情,媒體總是不斷強調「某某人出了一千萬元!」「某某人出了二千萬元!」像在比賽誰出最多錢。
好比這次義聯集團一捐就是六千萬元,鴻海集團也捐了一千萬元……他們的愛心固然令人讚美,但是這許多捐款,最終流落到哪裡?沒有人問;究竟做了什麼?也沒有人追查。
身為受災市民,我想分享讓我感受最深的關懷方式。在最初的惶恐不安中,佛光會員及時送來念珠、大悲咒水、小經本,安定了我們的情緒;供應手電筒,免除我們入夜後對黑暗的畏懼;個別地致贈受難者家屬慰問金;提供寺院道場的安置空間,讓我們在吃住上有暫時安身的處所。這些細微的生活與心靈照顧,為我們帶來莫大鼓勵,我覺得對我們已經很足夠。
佛教徒不是企業家,可以一擲就是數千萬元,他們出的錢雖有限,但是到處出人、出力、出一顆心,陪伴傾聽、誦經祝福、獻上關懷,用真心照顧、慰問,我認為是更為可貴的。
這些天來,法師們到醫院探視傷患,佛光會發動幾百人共同誦讀星雲大師〈為高雄七三十氣爆事件祈願文〉;前往因熱心送水而不幸罹難的前竹東里里長陳進發家中誦經;也為所有罹難者超薦、為家屬、為災民舉行祈福祝禱法會等,這些都是身為災民的我們所需要的。我們不缺少物資,真正渴求的,就是這種精神上的陪伴和慰勉。
我們想說的是,台灣一些企業、慈善團體,替災民解除身心的苦難,才是當務之急。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協助安頓生活,解除內心的恐慌,會比只是給錢還要重要。
黃榮源(高市/機械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