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樹木園山子頂遺址開挖,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顏廷伃帶領考古團隊在樹木園棕櫚植物區開挖探坑,發現許多史前及歷史時期遺物。圖/魯永明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建城300多年首宗「山仔頂遺址」試掘工程啟動,遺址隱藏近百年歷史的林業試驗所樹木園(又稱植物園),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開挖4個探坑文化層,發現史前及歷史時期大量先民生活遺物陶片、瓦片等,有疑似距今2000至400年前的金屬器時代遺址。
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顏廷伃說,出土遺物數量約3大袋,包括2大時期「史前時代」的陶片、橙色夾砂陶、灰胎,以及「歷史時期」從清朝、日本到戰後時代陶片、瓷片、紅瓦、灰瓦、玻璃等生活古物,為釐清是否有金屬時代遺址,還要增挖5個探坑。
開挖碰上麥德姆颱風來勢洶洶,考古團隊用帆布蓋探坑防護,颱風登陸暫停開挖,她指出,按過去調查出土遺物類型及組合判斷,初步認定樹木園棕櫚植物區與北側嘉義農試所,有疑似連貫的金屬器時代遺址,年代距今約2000至400年前,兩區塊因民權路闢建破壞,農試所因珍貴樹種研究無法開挖。
嘉義市考古遺址至1929年前,僅日本學者鹿野忠雄調查報導柴頭港遺址,確切遺址不明,遺址對文獻記載「諸羅山社」或可能原住民舊社,具重要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