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得有錢或有權之後,本性的一面,才會浮現。
一旦登上職階,立即變換嘴臉的事件,在職場已經見怪不怪了。怪的是,連舉薦人都要被使暗拐子,撞擊好幾槌。精采不?後悔舉薦嗎?當然不會,要認識一個人,就是當他變得有錢或有權之後,本性的一面,才會浮現。
說穿了,經理人職階,不過是業主給的頭銜,或是自己在專業市場上,掙得的薄薄行情。它脆弱無比,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為什麼上了職階人開始變了個樣?為什麼不能善用機會,好好在工作上表現,反而劃地自限?或許是來自恐懼吧?人們的無知會帶來恐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馬克吐溫說,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叔本華也說,職場人各有天命,成敗論斷。無知有知,到頭來端賴自知,走到後來無路可走,又是何苦來哉?無知Ignorance`,說穿了,是一種權利。每個人都有無知的權利,何必急著要把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告訴他?
所以,無知的權利,絕頂的選項,只能自知以對囉。相對地,創造業主是個行門,廣結善緣是個法門。與其無知,莫若求知。劃地自限搞破壞,不如創造貴人,廣納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