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巡禮》高雄大學 藝術品添新景

記者黃鎮 |2007.01.12
38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黃鎮高雄報導】國立高雄大學校園,最近新增「解碼大地生機」、「對話」兩件公共藝術品,饒富人文、哲學意義,學校師生及民眾不妨費點心來解碼。

「解碼大地生機」與「對話」分別坐落在運動健康暨休閒中心、法學院與管理學院半月形廣場,皆由年輕藝術家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組成的團隊完成。黃裕榮表示,「解碼大地生機」這件作品,是將白色大理石、黃銅、藍光LED等傳統、現代媒材巧妙結合創作。

外型以一把復古鑰匙插於石頭上,探索之鑰為創作靈感,故事源頭從此開始,透過鑰匙解碼、找尋、發現,石頭則意函地表的延伸與特徵,液態石頭造型有流露生機之意。傳達高雄大學這塊土地上,許許多多自然生態、人文寶藏等待解碼發現,不只讓學生學習如何觀察,更重要從中學會尊重與珍惜。

坐落在法學院、管理學院間半月形廣場的「對話」,左右兩側的人頭則更蘊含深沉意義,有十九世紀社會學法學派之父、德國學者Rudolf von Jhering (杜魯夫.耶林),二十世紀現代管理學之父、美國學者Peter Ferdinand Drucker(彼得.費迪南.杜拉克)。

杜魯夫耶林、與彼得杜拉克兩位分別代表法學、管理學大家,在不同領域、對事物不同觀點,只要透過對話,一絲不苟的法學、靈活彈性的管理學亦能有所交集,藉此勉勵學子打破學門藩籬相互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