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校園經驗分享 見證善循環

人間社記者吳淑華彰化報導 |2014.07.09
118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吳淑華彰化報導】以實踐「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的三好運動,在校園實施品德教育已邁入第三年。第三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期末成果分享活動,日前在彰化福山寺舉行,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執行長覺元法師,以及三好校園委員李彥儀、楊玉惠、楊昌裕、陳明印、劉美惠、陳憶芬、妙旭法師等人與會。

今年特別展示每校三件最具體的實踐成果,與富特色、創意及延展性的實施方案,六十五所學校於福山寺展現成果,冀透過互相觀摩及經驗分享激勵創意,其中代表分享的十七所學校,說明透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將可締造三好社會。

台南育德工家的輔導營透過自我探索、師長關心,克服障礙,落實適性教育,學生、家長認同輔導營的管教方式,學生行為因此改變。烘焙班手工烘焙的「三好」及「反霸凌」餅乾,其創意及用心讓每位參觀者驚豔。

桃園四維國小推動三好前,校園常出現砸窗戶、踹教室鋁門、髒亂等現象。三好校園實施三年來,以三好標語改變環境,亂丟垃圾轉變成協助撿拾垃圾,破壞校園已不復存在,三好意象牆等境教發揮效力,開啟校園的善循環,四維國小煥然一新。

國北教實小學務主任陳建廷分享,推動三好校園的心得就是「做」,從好事做起,讓別人更好,社會不冷漠。活動本身常常是意外的驚喜,超過所求所想。

覺元法師表示,三好典範學校三年有成,過去是「點的深耕」,未來是「線到面的擴展」,從學校到社區再到全國的推廣,是典範學校未來的里程碑。最後期勉大眾,共同力行三好,圓滿真善美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