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雲林訊】雲林縣為紀念一百六十九年前受海嘯罹難者,昨天在口湖鄉舉辦「牽水狀」祭典,當地村民上午準備豐盛的祭品,挑扁擔步行二公里到下寮萬人塚,祭拜一百多年前因海嘯身故的祖先亡靈;晚間則在「萬善同歸塚」舉行點燈祈福等活動。
昨天上午十時,口湖鄉民備好菜飯,在獅陣、大鼓陣引導下,由縣長蘇治芬及立委張嘉郡等人帶領,依循百年來的傳統,頭戴斗笠、挑著飯擔,到因水災罹難的先民萬人塚祭祖靈。蘇治芬呼籲民眾居安思危,關懷土地及周遭環境。
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指出,「口湖牽水狀」為紀念清朝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農曆六月七、八日,口湖沿海因颱風引發海嘯,淹沒金湖等九村的罹難者而設立的祭典。如今已列為縣府登錄的地方無形文化資產、文建會指定的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於民國九十五年指定為縣定古蹟,現場保存有咸豐二年(一八五一年)受封的「萬善同歸」石埤一座,體現「鬼有所歸,乃不為厲」的敬鬼及追遠信仰力量。
此外,舊金湖蚶仔寮萬善祠、金湖萬善爺廟昨日下午也舉辦牽水狀、放水燈儀式;今天舉行公祭、牽狀、倒狀、燒狀等傳統祭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