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微旅行

謝美圓 |2014.06.30
1239觀看次
字級

文/謝美圓

周六。才七點多,兩個念高中的孩子已接連像鳥展翅,飛出去了,而H出門晨運未歸。

假日一大早置身「空巢」,有股被遺忘的感覺,心情像乾茶葉,皺縮、糾結。

「去爬個小山,如何?」我打電話給H。

「好啊。去哪呢?」

「和美山,用走的,如何?」

「用走的?」H似乎愣了一下,但隨即說,好。

八點,我背起簡便行囊,從連接台北與永和的中正橋頭出發,準備往福和橋和H會合。頂著炙烈陽光沿著新店溪畔走去,許多腳踏車騎士從我身邊飛掠,酢漿草彷彿不甘春天被大花咸豐草占盡風采地花開處處。快到福和橋前,河灘地上一畦畦菜園,有幾個勞動的身影,草地上白鷺鷥喜鵲黃頭鷺八哥搶食不知是誰刻意放置的食物,比起木柵動物園裡被圈養的動物們幸福多了,粼粼水光像舞者手中閃動的采帶,滑過菜園邊;縮小版的的田園風光,好像時光機,已載我回到濁水溪邊,回到鄉居的過往,就站在那塊稻田邊的菜園旁。

一路上,我盡量維持等量速度,好餵養半月未親近山林的腳力,但也偶爾停停,也許為看個小風景,也許為等一等喜歡賞鳥、已落後一段距離的H,心情不知不覺與背包裡泡在開水中的茶葉同步並肩、緩緩舒展開來。

遠遠看見許多人在大草坪練棒球,時間跳回四十幾年前,我和兄長大半夜裡守在客廳的電視機前,邊揉眼睛、邊興奮地為在地球另一端又得分的中華代表隊拍起手來,而大白天裡,我們將稻田的四角當壘包,木棍當球棒,彈力球當棒球地模擬賽局……回過神來,秀朗橋到了,這是孩子還小時我們每次全家一起騎腳踏車總會休息的地方,因為那時新店溪左岸的腳踏車道僅及於此,喘口氣後我們得各自提車爬樓梯上橋,以繼續向碧潭騎去。

汗水淋漓中來到和美山的登山口;踏上階梯,踏出今日行程中最貼近山林的步履,我的陽傘終於可以收起來,心情像每次登山的喜悅,輕飄飄地,雲一般。和美山,小而美,像一面區隔繁華與自然的屏風,人們進出都會塵囂的「輕便門」,轉換心情的好所在,是我多次造訪的地方。

轉進「藍線」步道,蟲蟲和大螞蟻在欄杆上遊走,蜥蜴在樹幹不知看些什麼,鳥族在樹上唱歌,沿途有人走走有人坐坐,有的獨行有的呼朋引伴,而碧潭就在腳下不遠處。來到太白樓前,H說,「我下午還得去溼地,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坐一下然後回返吧!」

我找了個樹蔭下的階梯坐下,脫去帽子,讓風更貼近我,思緒像蒲公英的棉絮隨風恣意翻飛——樹影在水泥地上跳舞,堅硬的地板彷彿變柔軟了;被風切成一片片細瘦條狀的香蕉葉,宛若琴鍵快速起伏,我想起孩子小時練琴的情景,感覺對岸休閒用品廠商舉辦路跑活動所播放的背景音樂是它們彈奏的;碧潭裡色采豔麗的天鵝船畫開層層波光,旅人的笑靨流瀉開來……突然,一個小女孩跳進我眼簾,和葉影玩起遊戲來了,我看著似曾相識的童顏,想起不久後,她也將展開雙翅,偶爾將父母「遺忘」——思緒被拉回現實之際,深刻體會老來有個伴,真好。

回程,日正當中,H偶爾擎著望遠鏡繼續追逐鳥蹤,我偶爾看看河岸風光,大半時間我們靜默地專注在腳步上;來回五個小時的行程,彼此話不多,卻像一份「不太甜不太鹹」口味清淡的簡餐,剛剛好。

回到家,走進浴室沖涼;走出浴室,滿身舒爽,我好整以暇啜飲途中餘下的茶水,口含餘甘等著黃昏到來,等待那兩隻倦鳥歸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