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科技大學引進「魚菜共生系統」,開設「魚菜共生系統與環保生態」及「魚菜共生系統與環境實務」課程,吸引上百位不同系所的學生選修。透過動手實作,將魚類排泄物轉化成植栽成長所需養分,在管院頂樓種起了番茄、玉米、青椒等各種蔬果,環保又節能。
台科大「魚菜共生系統」利用管院植被區養殖草魚、錦鯉魚,並將魚類產生的排泄物,經硝化菌等益菌分解轉化成氮後,透過水源循環到管院頂樓農場,灌溉成為植栽成長所需的養分,而水源經植栽根部吸收、過濾後,又成為乾淨的水,再導回魚塘,形成魚幫菜、菜幫魚的循環系統。
從沒接觸過農耕的台科大應用外語系學生董伊琳表示,從建置種植作物的植栽管、照料菜苗到防止鳥類採食及蟲害的保護網,都由組員親手打造,「一開始覺得要用電鋸、釘槍做木工很難,現在看到自己親手做出來,很有成就感」。
台科大電機工程系學生林慰翰也說,第一次聽到魚菜共生覺得很新奇,魚和菜怎麼能湊在一起,更形成共生關係,但經過課程,對魚菜共生才有完整認識,更透過實作了解許多生態及農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