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體育司八日指出,為使國內自辦運動會更嚴謹,能與國際賽事規則接軌,大專運動會及中學運動會將做重大改革,目標包括
:積極落實國際化、提高賽會精彩度、設立常設輔導單位、作業流程標準化及建置運動員登記制度等。這次改革,以提昇台灣爭取主辦國際學生運動賽會的競爭力為目標。
體育司承辦人莊清寶表示,改革方案去年起展開,先後歷經十多次專家學者研商,包含蒐集國際賽會組織架構、標準作業流程手冊、評選主辦城市指標、運動員登記制度等;並試擬參賽運動員隊數、人數限制及基本參賽門檻,以提高賽會精彩度,同時設計身分識別證清單,妥善管理來賓身分,以維持賽會秩序。
運動賽事,將以選手培訓以及競技為導向,訂出未來大專運動會的賽事項目。
其中,應辦項目包括:田徑、體操、游泳、桌球、羽球、網球、跆拳道、柔道、擊劍、射擊等十項,選辦項目則從高爾夫球、保齡球、撞球、空手道、角力等項目中任選兩項,並取消增辦項目。
體育司表示,兩大賽會改革專案已進入最後討論階段,將於公布後實施,最快可於今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