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消保處昨天公布不銹鋼食用容器品質及標示查核結果,發現二十件國中小所發放的餐盒,有九件含錳量超過國家標準。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消保處昨天公布抽驗二十九件市售、二十件學校用不銹鋼食用容器抽查結果,有七件市售商品含錳量過高、近半數也就是有九件學校用餐具錳含量過高。
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表示,這些查出材質含錳量超出國家標準的餐具,並不代表使用時就會溶出錳,只有在不銹鋼遭到刮傷和盛裝酸性食物時,才有可能溶出錳,家長們不用過度擔心。
消保處表示,已發函教育部提醒全台各國中小,營養午餐所使用的不銹鋼餐具,建議使用國家標準CNS8499-304系列;300系列中的304是最穩定和最安全的不銹鋼餐具。
錳含量超標的學校用不銹鋼餐具包含彰化縣的石牌國小所用的不銹鋼餐盒、新竹縣湖口鄉信勢國小賓士隔熱便當盒、新竹縣精華國中隔熱碗、新竹縣精華國中不銹鋼隔熱便當盒、彰化縣國聖國小專利便當盒、彰化縣成功高中不銹鋼餐具組,還有高雄市楠梓國小不銹鋼碗、高雄市佛公國小不銹鋼碗,及金門縣中正國小的不銹鋼碗。
市售部分,鍋之尊的韓式飯碗、電木柄火鍋大、雅緻可愛茶壺、尊品不銹鋼布萊克琴音壺、三箭牌不銹鋼寬邊團圓鍋、台式11.5CM磨砂隔熱碗、特厚磨砂碗共七項錳含量過高。
王德明解釋,不銹鋼分為200、300、400系列,200系列錳含量稍高、300系列含有鎳的含量稍高;400系列鉻含量高,適用於刀具和醫療用具。
消保處表示,四十九件全都未驗出砷、鉛及鎘等重金屬;但共有十六件樣品不屬於國家標準材質結構,有十九件標示不清。
在商品部分標示違規部分,多半是未標示生產製造商、進口商、產地別、製造日期等,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已依商品標示法第十五條規定廠商六月三十日以前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將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以下罰緩,並可按次連續處罰到改善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