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古元佑八打靈報導】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南華大學教務長、生死學系主任兼所長慧開法師引經據典,為大眾解答。
慧開法師五、六日分別在馬來西亞八打靈《星洲日報》總社、檳城中路《光明日報》總社禮堂主講「e世代的生死觀~現代人的生死課題」,近一千五百位民眾不畏風前往聆聽。這是兩家報社今年舉辦的第一場講座。
慧開法師從宗教與科學的角度來解開現代人對生死問題的迷思,解讀生、老、病、死的意義,且談論個人如何面對生死、絕症與安樂死、安寧照顧、墮胎與自殺、器官捐贈等與現代人切身有關的生死議題。從佛教的立場來談,生命之流沒有所謂的第一站,對於身處茫茫生死大海的芸芸眾生而言,也沒有所謂的最後一站,對於出離生死的聖者而言,涅槃寂靜是最後一站。
死亡對生命而言,是必要而有意義的。死亡並不完全是個障礙,它讓我們休息之後再出發;死亡是生命的一種轉換,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
慧開法師強調人生是一種任務、使命,所以要應珍惜生命,如果平時就常「練習面對死亡」,使個體具備面對生死課題挑戰的準備與能力,就能弄清楚自己的人生,在生前決定個人生命的方向,活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