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

文/Dog Face |2014.06.22
2197觀看次
字級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紀實攝影 吳哥不哭 柬埔寨影像紀錄攝影/Dog Face

文‧攝影/Dog Face

柬埔寨有很多面貌,你眼中的柬埔寨,是什麼樣子?

2011年開始,作者選擇長期旅居柬埔寨,用不是柬埔寨人的柬埔寨人角度,記錄生活與工作點滴。

三年多來所有影像的總回顧,讓人得以一窺柬埔寨除了吳哥窟之外的風土民情。

2011年,我帶著相機出發到柬埔寨,想圓自己一個夢,當時,並沒有定下歸期。

剛開始的時候想辦學,但由於在人道援助與發展援助工作的領域如同一張白紙,因此必須先與透過不同性質的服務組織合作,在過程中學習,充實己身的能力,找出自己的最佳定位。

3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直到去年底,才擬定既符合自己專長,把握度也較高的執行計畫:一是台灣希望之芽的柬埔寨兒童創作計畫,二是個人的Love in Cambodia攝影計畫。

眾所周知,紅高棉政權在1970年代幾乎摧毀了柬埔寨的一切,即使暴政已結束近40個年頭,柬埔寨現況仍舊千瘡百孔,百廢待舉,普遍存在著戰爭創傷症候群的中老年人、每天收入僅一到二美金的赤貧家庭,而品質低落的12年義務教育,嚴重缺乏的醫療資源與無止盡延宕的公共建設,再加上領頭貪汙的腐敗政府,這全面性的惡性結構,讓至少半數以上的柬國人民仍過和700多年前一樣的生活。

希望之芽兒童創作計畫成員,皆遴選偏鄉一級貧戶學童,透過這個教育機制,除提供基本的教育與食物補給之外,也讓他們獲得啟發的機會,擁有不同於必須在街頭兜售紀念品或倚賴捐款的謀生技能,而透過與學生家庭的互動,能深入了解鄉村貧窮的原因,進而設計合宜的脫貧方案。

Love in Cambodia攝影計畫是一個幸福家庭方案。對象鎖定老人與一級貧戶,主要幫他們重新拍攝結婚照或全家福照片。

經過赤柬時期的老人,多半因逃難而失去所有的親人與家當,只留下不願再回想的傷痛,因為窮,加上沒有工作能力,他們對未來沒有期待,無所依歸,我的助教曾經跟我說:「鄉村裡的老人,都在等死。」而在戰時與戰後成立的家庭,也因大環境與經濟條件不允許,很多人沒有穿過正式結婚禮服,更無從留下任何影像紀錄,我們希望透過攝影來彌補這樣的遺憾,因此也納入Love in Cambodia的受助範圍之內。

回台之前,我們先試拍了一對老夫妻,也許是緊張,他們在拍攝過程中一直無法完全放鬆,到了尾聲的時候,他們突然翻過一大片雜草地,走向廟裡的骨灰塔,帶著燦爛的笑容表示要在這裡照相,「因為這是以後要住很久的地方」。那一刻,我濕了眼眶。我想,我也許知道,他們笑容裡所含的深義,與這份工作所代表的意義與價值。

這個計畫,包含了柬籍攝影專才的職業訓練與培養,期待在未來能造福更多貧窮的家庭,讓他們家裡的牆上,有一幅能讓他們感受到幸福的照片。

透過此次攝影展的照片整理,我回顧與檢視三年多來每一個日子,才赫然發現,我的夢裡,承載著如此多的關懷、鼓勵與希望。

註:這次攝影展所得,全部挹注文中所述兩個計畫。歡迎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作者簡介

Dog Face

1973年生,自由攝影者,Love in Cambodia 計畫發起人、台灣希望之芽柬埔寨兒童創作計畫駐地工作人員。

「吳哥不哭」攝影展

展期:即日起至6月26日

展地:恒昶藝廊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96-1號1樓

攝影比賽訊息

名稱/期間/主辦單位/連絡電話

▼藝相三峽藍染之美攝影比賽

06/15~07/15

新北市三峽區公所

02-26711017#504或506藍怡玲或呂銀敏

▼手採原葉的滋味─拍照拿獎金

即日起~07/20

御山坊

官網:https://bhuntr.com/tw/contest/120484

▼記憶青春,典藏感動攝影比賽

05/01~07/31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官網:http://video.ocacmactv.ne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