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佛中成長自己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2014.06.22 語音朗讀 13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慈容法師 陳林泉居士 江峰平居士 陳彩萍居士 黃瓊霞居士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怎樣做一個佛光人」,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主持,中區協會區副會長江峰平居士、中華總會理事陳林泉居士、桃竹苗區協會區副會長陳彩萍居士、南區協會區委員黃瓊霞居士為與談人。 慈容法師表示,大師曾說「人生三百歲」,人活著重要的是讓生命歲月留下歷史。信佛、學佛最重要的是行佛,佛光會的工作是行菩薩道。 參加佛光會的活動,重要的是「一師一道」。一棵樹如果常移動,就不易生根,不會茁壯。佛光人參加各種活動提升氣質,從參與中成長自己,所以要能隨緣增上。 「有佛法,就有辦法」大師來台時空無一有,如何能辦大學?都是從「給」裡面得來的。「三好、四給、五和」,是我們平常增上學習的資糧,能幫助我們生活幸福安樂。 生活上隨遇而安 陳彩萍未學佛前,與同事談論是非,內容盡是計較、比較,內心沒有快樂。學佛後生活變得簡單自在,每天作早課,對一天的開始心存感念。當懂得轉念後,歡喜承擔,生活常覺知足安樂。先生從電視上,看到她在佛館參加知賓大隊校閱踢正步時,讚嘆說,我們家裡的歐巴桑居然變成花木蘭了。 修行上隨心增上 江峰平告訴自己,生活要隨時自我檢點,修改行為。佛館門前看板,往佛光山方向,剛好寫著「眾善奉行」,往回家的方向,剛好寫著「諸惡莫作」。幽默地說,來佛光山要「眾善奉行」,回家千萬記得「諸惡莫作」。 從參加佛光會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與成長,很高興一家人都加入佛光會,太太是督導,兒子是童軍團小隊輔,女兒是人間社小記者。常行三好,與人溝通用微笑方式,自然得到圓滿結果。學佛路上,有緣追隨大師,更要努力學習。 社會上隨緣不變 黃瓊霞說,隨緣不是隨意,而是珍惜當下的因緣盡心做,不執著。在職場上同事好奇地問她,為什麼人緣這麼好?她分享是實踐三好、四給所發揮的功效。分會中曾因幹部不肯幫忙而有怨言,事後覺得慚愧,大師說過「結緣比結怨好」,轉念後,常關懷幹部,原來不肯幫忙的幹部,後來卻成為得力的助手。 生活要過得有意義,必須具備三要素「有人愛、有事做、有具體目標」,社區公益服務,隨緣給人歡喜,結果受到大家的肯定尊重。 處事上隨喜結緣 陳林泉說,佛光人最會與人結緣,演講會中只要有佛光人,掌聲一定很大聲。 一般結緣的方式,有語言、財務、智慧、表情等布施。 當蘭陽別院完成,道場需成立金剛隊護持時,中區的陳嘉隆副總會長傾囊相授,提供寶貴資料,幫助金剛護法順利成立,這是智慧的結緣。 成立金剛龍舟隊,從早期純粹是佛光人參加,發展到現在,成員中亦有信仰天主教的人參加,廣結教外更多善緣。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眾生得度 熱門新聞 01【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2【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05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6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2025.08.0108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9MLB季中交易大戲 比智慧拚膽識2025.08.0110多閱讀能改造人生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心存善念 普門寺供6千碗佛粥台北中正國中 重視多元學習 師生落實三好護生愛地球 善美精神散播社區【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淡水正興宮 120 信眾護駕潛能開發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