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決定改善國營事業「自肥」形象,除了員工福利金不再以最高比率提撥,也要通盤檢討國營事業的「自謀福利」,凡過於優沃的都將縮水。
根據規定,企業根據營業額提撥員工福利金的比率,上限是萬分之十五,下限是萬分之五,國營事業普遍按上限來提撥福利金,且在提撥比率不變的情況下,一旦國營事業獨占經營漲價,福利金總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例如,台電去年七月調漲電價百分之五點八,估計全年營收可增加二百三十億元,按照福利金提撥上限計算,福利金可增加近三千五百萬元,且不論調漲油價是否可補足中油財務缺口,這筆福利金還是要支出。
在考量社會觀感與不影響國營事業員工既有福利的前提下,經濟部決定控管各國營事業福利金提撥,在九十六年度預算中,除了中船與漢翔福利金按上限萬分之十五提撥外,各國營事業提撥比率,台電、省自來水萬分之十三,台糖萬分之十二,中油更減至只有萬分之九點七。
在前述的控管下,中油、台電員工今年度福利金提撥總金額,大致維持去年的水準,並沒有因為去年調漲電價、油價與氣價而增加。
據了解,除了福利金提撥的改革外,政府也將目標瞄準國營事業員工的自謀福利上,包括國營行庫員工有存款優惠利率,台電員工有用電價格優待,中油員工有汽油、瓦斯價格優惠等。
不過,為了減緩國營事業員工反彈,改革採取「漸進」方式,例如員工存款優惠利率可能會從調降存款金額上限著手;連退休員工也可享有福利的部分,可能會先被取消或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