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距離指考不到二周,高中與補教老師建議,生物科應優先複習高三選修生物,釐清重要基本觀念;今年是採九九課綱後的第二次指考,有些新增內容,去年沒考,因此出題機會很大,包括:地景生態學、島嶼生態地理學、神經與內分泌的協調合作、免疫作用等,都要留意。
台北市松山高中生物科老師莊雪芳表示,出題會以高三選修為主,高一、高二的基礎生物都涵蓋在高三選修中,其中少數內容未在高三選修重提,例如:基礎生物下冊的生殖、生態學的族群結構,須加強複習。
她說,時事題部分,須注意石虎保育,可能考生態學的過度開發,造成野生生物棲息環境被破壞,物種不易生存,滅絕機率高;或考狂犬病毒,會考病毒特性與傳播,可能會結合課本概念出情境題。
莊雪芳表示,題組題是近年的出題趨勢,可能單選或多選;閱讀題要掌握文章給的資訊,題目中五個選項,有三個可從文章脈絡找答案;圖形題則要留意縱坐標、橫坐標之間的關係。
她說,近年出實驗題的機率少,頂多一、二題,較有可能出現光合作用、DNA萃取實驗,須弄清楚原理、實驗步驟。
補教老師黃偉建議,閱讀題可能會出現遺傳工程,會牽涉農業、藥學、基因加工食品等。看到閱讀題時,先快速把文章瀏覽一遍,不懂之處先跳過,千萬別被卡住而浪費時間;先看一次,有概念後,再回去看題目,從題目找答案,做題速度會較快。
他推測,計算題考哈溫定律的機率較大,可能就族群遺傳學、遺傳多樣性出題;九九課綱刪掉很多實驗,只剩三分之一,建議把課本讀懂,對實驗數據與圖形,要有判讀能力。
黃偉建議,考前可做近六年的考古題,從題目抓重點,並歸納各章節的出題機率。(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