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和法師全家合照。
圖/鄭智和
文/滿和
未學佛前,我曾經擔任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的航訊員,輪調到花蓮機場工作,因此有因緣在花蓮聆聽師父的講演。對於師父講演的禪宗公案,聽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一九八七年,我上山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一個多月後,有一個因緣和師父在麻竹園見面,談過話後滿心歡喜,決定出家。
一九八八年,我到西來寺受具足戒,一天大眾集合於會堂,師父問有誰要發心讀書時,我一個人站起來。師父當場指示我去考托福。
一九九一年,我到美國西來寺服務,記得師父慈示:「個性比語文能力還重要。」這句話我一直記得!當時西來大學已創立,我就在西來大學選課,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了宗教碩士課程。在西來大學工作期間,為西來大學重新申請執照,順利申請到I-20,終於可以招收國際學生了。
一九九五年,南天寺落成,第一次到澳洲參與國際佛光會的即席翻譯。大會後到中天寺,在精舍外,師父說:等了幾年,終於看到滿和的成長。我也發現自己經過西來寺的磨練,英語的口語能力更進步了。
西來大學的階段性工作結束之後,我被調回西來寺,再調到紐約道場。一九九九年調回台灣,這些年來持續做翻譯工作,很歡喜翻譯的《佛光菜根譚》中英對照本,頗獲好評。
二○○六年,我到國際促進會,有因緣參與四十週年特刊的翻譯工作,前後工作了一年半。完成後,和幾位師兄弟得到師父的獎勵金。這是自己第一次拿到常住給的稿費,很感動!除了例行的公務之外,我盡量抽空翻譯,希望能將師父的翻譯著作,傳遍世界。
因為師父的因緣,我才有機會與極樂寺結緣,知道佛光山有佛學院。因為師父的因緣,我決定留在山上出家。因為師父的因緣,我發心到美國服務。因為師父的因緣,我開始從事翻譯工作。這些好因好緣伴隨著我,繼續發心也繼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