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尚玩味市集】
http://tsaisidea.shop.rakuten.tw/t-081-01/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遊客到板橋林家花園,有許多人會問「林本源」是誰?其實,這三個字不是人的名字,而是林家的店號,「本記」、「源記」的合稱。
林本源的渡台始祖林平侯,是福建省漳州府龍溪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一七七八年)來台,定居新莊。
林平侯先做米的批發生意,把台灣的米運到福建銷售而致富。後來,用錢捐了一個廣西柳州知府的官職,林家因此進入官家之伍。
平侯在廣西任官數年後,衣錦返台,既富且貴,身價自是不同。除獲得食鹽專賣,還以大租戶開墾的方式大肆取得淡北之地,成為台灣首富。
林家於清嘉慶時,遷居大嵙崁,就是今天桃園縣的大溪鎮。咸豐後又遷到板橋,所以一般人稱板橋林本源。
號稱一萬三千七百三十一坪的板橋林家古宅和花園,大多已毀,只留下咸豐三年建的三落舊大厝,和光緒十九年建的花園,現在已被政府列為三級古蹟,供人參觀憑弔。
板橋林本源花園,清光緒十四年動工,費時五年才落成。五千坪的花園,當時斥資五十萬兩銀,而光緒年間建的台北府城,造價不過二十萬兩銀。
這座所費不貲的花園,建材卻不怎麼考究。如園中模仿福建漳州的假山,不選石頭堆砌反而用石灰取代,又花間小徑的步道以鵝卵石為上選,林家花園卻舖用紅磚。因為廈門、汕頭,香港等僑鄉的花園,都是建造石灰假山、紅磚步道,而習以為常。
林家花園的特色:其一,就是花園內有曲折的長廊迴繞,下雨天不用打傘,也能觀賞園景或寄情於園中。
其二,林家花園一如中國南方園林,也具有豐富的特質。就以亭的構造式樣來說,不但有三角、四角、五角,甚至八角亭,連屋頂也有兩重的,式樣繁多,各具一格。
另外一個特色,在屏障與借景的設計。進入林家花園後,由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月波水榭、定靜堂,最後到有山有水的榕蔭大池,景與景之間,以樹林、假山、曲廊和牆作為屏障,把景物層層推出,使人感到步移景異;或利用借景擴大園林空間,使遊客產生錯覺,而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清代台灣的名園,還有新竹北郭園、潛園、台中吳家花園、台南的吳園,及歸仁的歸園,多已頹坑荒廢,唯有板橋林家花園整修重建,堪稱一枝獨秀,彌足珍貴。
(摘自《戀戀臺灣風情》‧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賽尚玩味市集】
http://tsaisidea.shop.rakuten.tw/t-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