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主任林志興表示,要考古或挖掘文化遺址,首先要思考的是怎麼「維護」,避免遺址在挖掘出土時因接觸空氣而遭到破壞,這也是考古時最需要注意的。
林志興表示,目前台灣已知的文化遺址約有兩千個,藏量之豐富證明了遠古時代的人類活動相當活躍。過去就曾發生過遺址因工程建設挖掘或施工不當而遭到破壞,造成難以回復的遺憾。
如何建立民眾的文化保護意識?林志興認為首要之務還是得從「教育」著手,透過文物教材的編列,教導學生認識文物、進而了解如何維護文物,此外政府也應該投入更多經費預算,才不會讓相當單位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不只如此,多規畫文物展覽活動,提供民眾參觀文物的場域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唯有透過「多管齊下」才能讓「歷史走入生活」,讓大眾的文化素養自然而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