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間社記者鄧淑明
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主題「佛光人的弘法實踐」,由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主持,邀請淨業林堂主堅寬法師、佛光山弘講師永文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職事滿穆法師、宗務堂職事妙嚴法師為與談人。
依來法師表示,佛光人應以弘法利生為目標,一根小螺絲釘也要盡忠職守,發揮功能,使信者能均霑法益,同獲法喜。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六講裡有四個重點:「要有為教的憂患意識,要有為道的篤實心態,要有對事的敏銳覺知,要有為眾的慈悲心願。」
為教的憂患意識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太過囂張,而是好人過度沉默。」永文法師引用美國民權領袖金恩博士名言提醒大家,現今佛教有危機出現,許多新興宗教團體自創品牌,利用佛教的慈悲與沉默來行騙,並不是正信佛教。他舉例,台灣人喜歡算命,電視上有人說神明附身,教觀眾結「手印」吸引財富、招徠愛情,甚至販賣「加持」過的天珠、佛像等,這樣的行為有符合佛教教義嗎?還有團體自立宗派,信徒不知道誦經修持,不認識阿彌陀佛,這些都不符合正信佛教。
因此,佛教興亡每位佛子都有責任,佛教徒一定要皈依三寶,加強為教的憂患意識,要有荷擔如來家業道德勇氣,懂得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為道的篤實心態
堅寬法師分享三十多年佛法學習心得,他表示,做一個佛光人要有為道的篤實心態,求真求實、裡外一如。
篤實心態有四個層次:要做菩薩行者、要能給人歡喜、要能動靜修持、要有「信、解、行、證」的精神,學佛首先要信樂佛法,其次是要了解佛法,進而身體力行,最後證悟其果。
堅寬法師提到,有一念佛的居士,參加佛七一百多次,只讀藏經,結果生活遇到問題卻無法解決。星雲大師提倡並實踐人間佛教,幫忙社會安定,大師念佛的體證,證悟六根都可以念佛,所以做為佛光人,要多讀大師書籍,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對事的敏銳覺知
妙嚴法師舉出許多例子,如凱道「佛誕節」浴佛活動,目的是要淨化人心;大師創辦《人間福報》,是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大慈育幼院過年花車遊行,是在宣揚三好運動;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紀念館落成感恩法會,是要教育學子感恩的心;佛光青年歌詠隊,則以善美歌聲淨化人心。
做慈善更要運用智慧,妙嚴法師提到,佛光山舉辦國際水果節活動,替農民賣荔枝,佛光人從包荔枝到運送都要細心,要從正確的角度幫忙,協助農民平衡價格,讓農民安心種水果,賺錢有尊嚴。
為眾的慈悲心願
佛光人因慈悲而聚集,也一直為慈悲而努力。在南非弘法十五年的滿穆法師日前去印度,聽到慧顯法師提及與佛光義診醫生跑遍印度偏鄉為貧窮人看病,甚至到喜馬拉雅山區、拉達克等地義診,即使每個醫生都得到高山症,身上沾滿牛糞味,他們還是盡責看診。問他們下次還願不願意來?百分百舉手表示願意。
此外,滿穆法師也詳述包括南非、巴拉圭佛光人慈善救濟活動,不只是捐贈物品,還開辦電腦培訓班、佛學課程、為醫治愛滋病的醫護人員做研習,甚至為實踐諾言,為德國青年臨終助念;與非洲原民一起贈送輪椅光榮返鄉等事蹟,感動無數聽眾,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