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做佛門棟梁 社會清流 文/永光輯錄 圖/人間社 |2014.06.01 語音朗讀 15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佛教裡稱世間法為有漏法,因為在這個世間上,儘管我們享盡榮華富貴,親眷恩愛不渝,如果沒有佛法作為生活的指南,終究是貪欲瞋恨、愚痴邪見。因此佛光人處世之道,必須以佛法來引導世法。永光法師妙嚴法師滿穆法師 永文法師 堅寬法師 依來法師 有德之士在危急存亡之際,往往輕財利、重仁義,星雲大師期許佛光人在待人接物時,應在輕重得失之間,做一個正確的選擇。於《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七講中提出四點意見: 以佛法為重 以世法為輕 培養堅固道心 在佛教裡稱世間法為有漏法,因為在這個世間上,儘管我們享盡榮華富貴,親眷恩愛不渝,如果沒有佛法作為生活的指南,終究是貪欲瞋恨、愚痴邪見。因此佛光人處世之道,必須以佛法來引導世法。 我們必須確實認知五戒十善、因緣果報、慈悲喜捨、六度四攝……這許多佛法都是救世的良藥針砭,是解脫的不二法門。 大師指導我們每天問自己,當世俗上的喜好與學佛有所相悖時,我是否能以弘法利生為重﹖面對名聞利養的誘惑,我是否能守道不動搖﹖當佛法被人攻訐批評的時候,我是否奮力護法衛教﹖果能如此,我們就是以佛法為重了,應如此,自我培養堅固的道心。 以道情為重 以俗情為輕 圓融取捨的智慧 人,是有情的眾生,無法抽離感情而生活,如果人沒有了感情,就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內涵條件。但是感情有世俗的感情,信仰的感情;感情有占有的感情,奉獻的感情;感情有小兒女的私情,更有對眾生的大愛。 宗教的信仰,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感情。真正的信仰,是心甘情願的奉獻,是至高無上的犧牲,是立足在比世俗的感情更高超的層次上面。 所謂「俗情淡一分,道念才能增長一分」。俗念凡情深重的人,容易陷於愛河欲海之中,迷失自己的慧命,有負十方的信施與常住的栽培。希望大家在俗情與道情之間,都能有圓融智慧的取捨。 以實踐為重 以空談為輕 上報四恩下濟三途 佛教之所以衰微的主要原因,在於教界人士只知空談高論,反而使教義中利益眾生的方法漸漸被人忽略淡忘。 今日,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佛光山開山近五十年來,沒有一個閒人。」佛光山每一個分子,讀書、修行、弘法、度眾,甚至一個人身兼數職,忙碌於利生的工作。每一樁佛教事業,都在千辛萬難下建設起來。 所謂「說一丈,不如行一尺」,盼望佛光山的後輩佛子們,也能發揚前人身體力行的精神,寧可做一個苦苦惱惱的小兵小卒,也不要做一個空腹高心、不切實際的聰明人。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才是佛光人對佛法的實踐。 以是非為重 以利害為輕 傳承實事求是 目前的社會之所以亂象叢生,就是因為有太多人唯利是圖,凡是不利於我的,儘管有利於社會國家,合乎公理正義,也不肯犧牲一點。 凡我佛光人要以事理為重,只要是合理的,儘管對自己不利,也要贊同支持;只要是不合理的,縱使對我如何有利,萬死也不能苟同。一個人能夠把是非看得比利害重要,這個人就有人格;一個團體的每一分子,都能把合理善惡置於個人得失之上,這個團體就有前途。 佛光山的文教事業雖然年年虧損,仍然不惜投注大量的財力心血,因為我們不計個己的利益,心念所繫者,乃佛教的前途與眾生的慧命。實事求是的精神乃我佛光人宗風所在,要努力延續這傳統於千秋萬世。 所以大師以這四點,期許全體佛光人都能做社會的清流砥柱,成為佛門的龍象棟梁。 一、佛光人以佛法為重, 以世法為輕 二、佛光人以道情為重, 以俗情為輕 三、佛光人以實踐為重, 以空談為輕 四、佛光人以是非為重, 以利害為輕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佛光人的弘法實踐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