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道觀 文/人間社記者鄧淑明 |2014.09.07 語音朗讀 74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有賢法師 圖/人間社 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 林振瑜居士 圖/人間社 慧屏法師 圖/人間社 樂怡君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鄧淑明 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主題「佛教的孝道觀」,由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主持。依來法師首先破除一般人以為佛教不重視孝道的誤解,其實,農曆七月即是佛教重視的「孝道月」,鼓勵信眾參加瑜伽焰口法會,將功德回向給累世父母,讓他們超升佛國淨土。 慧屏法師分享自己尚未出家時,雖然日常工作很累,但他都會抽空和父母談心,常常談到自己睡著了,為的就是希望和父母保持溫暖互動。 慧屏法師的父母是佛光會員,因兒子出家更勤跑佛光山,幫忙接引大眾學佛。雖然慧屏法師不在父母身邊,然而,他的朋友卻經常到他家陪伴他的父母,讓他的父母感覺好像多了許多子女。慧屏法師說:「佛光山大家庭轉化父母的觀念,也讓父母安心在佛道上修持精進。」他將自己的小愛轉成大愛,以報答父母恩。 「以前不知道如何孝順父母,剛進入銀行工作,父母覺得很光采,但是銀行工作並沒有為他帶來快樂。」現任大慈育幼院副院長的林振瑜分享,等打卡下班的日子,讓他很痛苦。某天來到佛光山,拿到佛光山叢林學院招生簡章,上面寫著「學佛不用出家」,深深吸引了他。 於是他進佛學院就讀,找到了人生的光明。畢業後,林振瑜決定到育幼院服務,一待就是七年。現在媽媽看到林振瑜的轉變,為育幼院孩子們無悔付出,肯定他做的是有價值且神聖的工作,媽媽也跟著全心投入幫助院童,為自己獲得更多兒孫而歡喜。 有賢法師未出家前,有一天上網,無意間看到佛光山叢林學院的訊息,嚮往就讀。多次向母親表達想去讀佛學院,母親總是捨不得。於是他先計畫讓父親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慢慢改變父親的觀念後,進而影響母親。也因他的哥哥意外往生,讓父母經過佛法的洗禮與安慰,發現佛法對生命的重要性,於是全家走出傷痛,投入佛光大家庭。 目前是成大醫院護理師的樂怡君,在大慈育幼院成長,更進一步出國深造。七歲那年,因目睹媽媽胃癌末期的痛苦,讓當時弱小心靈的她感受到生命的無常,發願未來能夠有力量關心病患家屬的悲苦。 從那時起,樂怡君便立志長大要當護理人員,奉獻自己為大眾服務。現在樂怡君以同理心對待病患家屬,發現自己原來每天在做的就是盡孝道。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何處尋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真理只有一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七覺支從曲直向前談幸福與安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