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四川廣漢市南興鎮仁壽村民,日前挖出一個陶缸,裡頭裝有碗、碟、高足杯等二十四件明代嘉靖年間燒製的青花瓷,屬民窯上品。這批文物已被轉交至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收藏。
《成都商報》報導,村民馮立根與另外三人應邀在鄰居孟某家挖坑,挖到地下四十公分深處時,感覺有硬東西。費力把石頭移開,發現下面放了一個陶缸,陶缸部分被破壞,一批青花瓷器躍然眼前。
廣漢市文物管理部門二十二日獲知後,派人到現場,在警方協助下將這二十四件文物收回。初步鑑定,這批文物為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
報導指出,出土的青花瓷包括大青花瓷碗一件、中青花瓷碗六件、小青花瓷碗六件、青花瓷碟兩件、青花高足杯三件、方形青花碟一件、白瓷碟五件,可辨器物共計二十四件及青花瓷片若干。瓷器上有牡丹、仕女、山水、龍紋等精美圖案,一只大青花瓷碗底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大字,部分瓷器上還印有「富貴佳器」等字。
廣漢市文管所副所長劉軍表示,這批瓷器胎體較薄、色澤艷麗、圖案精美、做工考究,為明代民窯上品。專家正對這批瓷器進行清洗、整理、修復等工作,完成後將公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