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革命指環 4劇團聯手詮釋

 |2014.05.28
948觀看次
字級
四個台灣小劇場攜手重新詮釋華格納經典歌劇《尼貝龍指環》,圖為擅長意象經營的河床劇團,演出序幕〈萊茵黃金〉。 圖/河床劇團提供

【本報台北訊】華格納史詩般歌劇《尼貝龍指環》向來是歌劇標竿,四部分要四晚才演完。今年是華格納兩百零一歲,河床、EX亞洲、再拒等劇團及黑眼睛跨劇團,將聯手新詮該劇,打造具當代台灣社會與美學特色的《華格納革命指環》。

黑眼睛跨劇團藝術總監鴻鴻指出,華格納曾參與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革命,靈感源於北歐神話的《指環》,即影射當時資本主義興起的後工業社會,探討政治與權力鬥爭、青年反叛等議題。劇場版《指環》則參考華格納文本,未沿用音樂,各團各部設定的時代、舞台、演出角色也未連貫,以便台灣劇場中生代自由展現不同美學與思考。

擔綱序幕〈萊茵黃金〉的河床,將藉「意象劇場」特色鋪陳《指環》背景及角色,美籍藝術總監郭文泰還試圖連結華格納的內在情緒與潛意識。負責〈女武神〉的黑眼睛,以核能發電廠替代劇中巨人為諸神蓋的城堡,九位女武神將變身家族員工,個個身穿白色防塵衣,新詮原劇中掌權上一代與下一代的關係。

凸顯英雄主角的第三部〈齊格飛〉,由深富民族特色的EX亞洲劇團詮釋,劇團製作統籌林浿安表示,將凸顯少年齊格飛傳奇故事,並以偶戲展現屠龍橋段。最後一部〈諸神黃昏〉,四團中最年輕的再拒發揮,導演黃思農表示,將把該戲處理得如政治隱喻,表現英雄背叛誓言後,平民崛起、反英雄的時代趨勢。

《華格納革命指環》六月六日至十五日在華山文創園區演出,一晚演兩部,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