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怪哉,是隻杜撰的蟲

伊人 |2014.05.27
1638觀看次
字級

文/伊人

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怪哉」這個感嘆詞。詞典對此的釋義是「奇怪的意思」。而實際上,「怪哉」原是古人杜撰出來的一種蟲子。

據《東方朔別傳》記載,漢武帝劉徹某日到甘泉宮遊覽,「有蟲覆地,如赤肝」,地面上爬滿了紅色的蟲子,這種蟲子怪就怪在牠不但全身赤紅,居然還像人一樣有頭有牙有耳還有鼻!

漢武帝和隨從都很驚訝,誰也說不出來這是一種什麼東西,於是,漢武帝便令當朝著名博物學家東方朔前去察看。

東方朔實地察看後,向武帝稟報:這種全身赤紅的蟲子,名曰「怪哉」,是被關押在監獄中的無辜犯人憂愁抱怨、仰天嘆息,怨怒之聲集聚到一起而變化成的一種蟲子。如果我沒有猜錯,爬滿蟲子的地方,一定是前朝的監獄所在地!

漢武帝將信將疑,便派人去調查。果不其然!蟲子亂爬的地方,果真就是秦朝監獄舊址。

漢武帝非常佩服東方朔的博學,就再繼續向他討教滅蟲之法,畢竟宮中「怨蟲」亂爬,對於皇家來說,終究不是件體面的事。

東方朔給出了一方: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酒,能排解憂愁,所以用酒一澆,「怪哉」們便會自動消失!

漢武帝又是將信將疑,便命人取些「怪哉」放入酒中,「須臾糜散」,才不過片刻工夫,「怪哉」便全部消失了。漢武帝大喜過望,重賞了東方朔。

其實,稍稍懂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怨氣怎能集聚化為蟲子呢?那不過是東方朔的一種諷諫、警醒罷了。不過,「怪哉」這種杜撰出來的蟲子,卻因此而留在了《太平御覽》和《東方朔別傳》等典籍中,成為存活於書本中的一種「神蟲」。

然而,後世傳來傳去,「怪哉」卻逐漸演化成了一種語氣詞,丟掉了原本的意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