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土地的夢想事業】春一枝,讓冰棒有了靈魂 文/王姿婷‧莊晛英 |2014.05.25 語音朗讀 38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春一枝位於台東鹿野的據點與工廠。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珍惜台灣這塊土地的企業家李銘煌,旅行台東十多年,最後就在鹿野高台買了一棟本是製茶工廠的別墅。「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春一枝冰棒 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在林家花園販售的窗花書籤冰棒。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春一枝創辦人李銘煌(右)與鳳梨果農。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文化冰棒棍,串起草根性十足的台灣文化地圖。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珍惜台灣這塊土地的企業家李銘煌,旅行台東十多年,最後就在鹿野高台買了一棟本是製茶工廠的別墅。「圖/春一枝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文/王姿婷‧莊晛英 珍惜台灣這塊土地的企業家李銘煌,旅行台東十多年,最後就在鹿野高台買了一棟本是製茶工廠的別墅。「其實看到那座工廠我是竊喜的,對一般人來說它太大了,但是因為我要放很多東西,所以實在覺得很合用。」 獨木舟、撞球台、沙灘摩托車、高爾夫球車,李銘煌通通都放進去。 驀然回首,或許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現在,別墅裡的籃球架已撤下,搖身一變,成了春一枝的冰棒工廠。 鳳梨、釋迦 被遺落的農產禮讚 李銘煌經常在台東家門口收到農民給的水果,有鳳梨也有釋迦。農民說,這些都是過熟的水果,如果不趕緊吃就只能丟掉。 這才發現,水果過熟被丟棄,在台東是很普遍的問題,儘管每一顆水果都是農民細心呵護、套裝包袋照料長大的。 運銷不便的台東,除了採收的成熟問題,賣相不好的水果也離不開台東。就這樣,這些賣不出去的水果,堆在農園旁邊任其腐爛,這景象令李銘煌感到震撼。 本是旅人的李銘煌,深入了解台東的失業狀況以及水果滯銷問題後,中小企業主的靈活腦袋一轉,忍不住就想出手幫忙:不如來做冰棒吧! 從水果到冰棒 哪裡水果過熟,就往哪裡收購 李銘煌刻意地要讓所創造的冰棒用到很多的水果、很多的人工。所有的設計皆是考量能否幫助更多的在地人。 從初衷出發,春一枝並不想去改變市場的運作機制,仍鼓勵農民透過盤商販售水果,只專注農民無法處理的過熟水果,讓本來會歸零的東西,變成有價值,能維持農民的收入。 簡單的出發點,從台東鹿野高台這個村落區域開始,漸漸地,銷售狀況好一點,收購水果的範圍也就擴大一點,現在太麻里、知本、卑南也都是可以照顧到的區域,踏實地一步一步,照顧更多的農民,也照顧了更多的家庭。 台東沒有工業 開始艱辛困難的革命實踐 食品業門外漢的李銘煌,一開始跟徐敏貴(原是製茶師)兩個人先試吃了五斤、十斤的水果,確認水果品質後,請農民送貨過來。結果,農民一送就五百斤水果,只好發動左鄰右舍一起來幫忙處理。 台東因沒有工業,資源、機械設備都沒有維修支援的周邊服務,李銘煌說:「一個馬達壞掉,都需要從台北運送過去,而廠商也不見得願意運送,這都是當初無法想像的困難。也曾經動念把工廠遷回台北,但一遷走,他們就沒有工作了,我常因機器壞掉而氣炸,因為你無能為力。」 一枝一枝地賣 用冰棒感動一個個消費者 冰棒做好了。一開始,李銘煌建議徐敏貴駕駛發財車,去台東觀光景點賣,這才發現,種養香甜多汁的水果對農民來說很簡單,但把它們銷售出去這件事情,對農民來說卻很難。 看著愁眉的徐敏貴,李銘煌決定親手操作,買了一個掀蓋式小冰櫃,就這樣開始了銷售冰棒的起點。 「我們一開始找248市集,周末就把冰櫃運過去,我跟我太太、小孩全站在那裡賣冰棒,就是以最低的費用去做這件事情,一枝一枝地賣。」透過248市集,踏實地用冰棒感動一個個的消費者。 為了將台東甜美的水果冰棒售出,所有的市集,李銘煌能參與就參與,不管是林口或新竹,載滿冰棒的車從台北驅往各地,沒賣完的再載回來。 機械生產製造出身的李銘煌,有別於行銷與廣告的專業,他選擇站到第一線去接觸消費者,讓消費者透過親口體驗一枝三十元的冰棒,去決定是否值得購買:「每次都是從質疑開始,然後確定東西是好的,接著造成搶購。」 有次在新竹,建商為住戶舉辦草地樂活節,李銘煌當然也去了。 距上次去擺攤,已經過了一年,這次,攤位一放下來,人群立刻圍過來:「住戶說我們等你們等一年了,然後袋子拿出來開始包。」李銘煌感到莫大的成就感,消費者的反應給了他往前的動力。 為了冰棒奔波出走,小冰櫃整箱賣完也差不多兩萬塊,而且不一定每次都售罄,過程辛苦,李銘煌卻依舊興趣盎然。 悉心釀造 一水、一糖、一水果真滋味 堅持只用水果、煮沸過的過濾水與砂糖這三種原料製作的冰棒,為尋求農民收入與市場接受度的平衡,因此以新台幣三十元來為產品訂價。春一枝跟農民收購的價錢,以當日收盤價為準,希望用合理的價格,來幫助過熟的水果仍舊保有市場價值,以互信的態度跟農民合作,並與市場溝通。 對春一枝來說,對比一般冰棒的十五元,定價三十元已是個挑戰;品牌成立四年,愈來愈多消費者明白春一枝的價值,漸漸地,春一枝也有能力收購較高價格的水果,進而創造出四十元、五十元價格的季節性產品。 考量市場接受度與開創春一枝的初衷,產品的開發,李銘煌主張「顏色要討喜,口感香氣要足夠,並要能解決農民的問題。」有次,釋迦缺貨,全系列產品只有三種,想說白色對白色,就補做檸檬吧;釋迦來了,要把檸檬退下,消費者卻已愛上檸檬口味,只好保留;另一次,洛神缺貨,找脆梅補,洛神來了要把脆梅退下,消費者又深愛上脆梅口味。 春一枝不為變化口味而去開創新的產品,後來的桑椹、紅心芭樂口味,都是為了農民生產的問題才開發,最終都要回歸能解決土地問題的初衷。 水果最好吃的時候,是它正熟透時,尤其在樹上成熟,最是香甜好吃。這也是農產品迷人也最為難的地方:你必須等待,時間到了手腳要快。 因緣際會 開啟了一連串文化性的合作 春一枝第一次推出企業禮盒,是因為鶯歌陶瓷博物館以冰棒禮盒作為中秋節贈禮。於是,順著好反應與好品質,春一枝入駐了陶博館,並進一步與陶瓷藝術連結,於是,只在鶯歌陶博館才買得到的春一枝陶瓷冰棒應運而生。 後來林家花園的窗花書籤冰棒棍、中正紀念堂的建築物冰棒棍、台南孔廟的ALL PASS書籤冰棒棍等,這些極少販賣飲食的博物館與古蹟地點,都主動找上門來。 當時,廣告與文宣都不做的春一枝,憑著把品質做到最好的堅持,價值與口碑逐漸地蔓延開來。 曾經,外國人熱切地拿著林家花園的窗花書籤冰棒說:「這是林家花園裡面的那隻蝴蝶,也是台灣的釋迦水果做成的冰棒。我要把這隻書籤冰棒棍帶回去,代表我吃過台灣的水果。」 透過水果,春一枝用冰棒串起了台灣文化;透過文化,春一枝用情感啟動了台灣的軟實力;透過軟實力,春一枝讓國際自然地認識台灣。 藉由台灣各鄉鎮特色,一點一滴的累積,春一枝期望串聯起台灣的文化地圖,讓這些價值,在未來發展為草根性十足的台灣精神。 前一篇文章 【木作的夢想】 一樣是木工燈籠成就不同夢想 下一篇文章 【台藝大美術聯展】 多元思維、另類異想藝菌膠囊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