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的夢想】 一樣是木工燈籠成就不同夢想 文與圖/妙勳 |2014.05.18 語音朗讀 25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看到一個個作品,心中是怎樣的覺受? 真正的覺受是「享受製作的過程」。 做好一個再做另一個,猶如新生命的開始。 珍惜每一個因緣, 做好了,高高掛上, 無論是掛在寺院佛堂、地神祠廟、家中廳堂……… 希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明燈。四串紅燈籠,照亮花蓮月光寺佛堂。掛在銀行大門走廊的木製大燈籠。棄醫從事木工的林志遠,正專注工作。 一樣是木工燈籠成就不同夢想 一樣是木工燈籠成就不同夢想 記得……因為喜歡 醫生林志遠從小就告訴媽媽長大要做木工 長大後看到國外對任何藝術都很尊重 ——尊重專家及作品 更立定做木工的夢想—— 捨棄骨科醫生的高薪 來到花蓮的偏鄉壽豐 當車子開進僻靜的花東縱谷,就愛上這個地方,這兒的環境是如此優美!於是乎,僅僅三次往返高雄與花蓮,林志遠就與妻子徐孟玲決定移居東部。 林志遠當初在高雄是一位骨科醫生,在為病患開刀及術後的療程中,心頭總無法放下病床上的患者,整日提心吊膽,連假日在家或出遊亦是。 也許是責任感太重、壓力太大吧,他慢慢發現自己不快樂了,日子過得相當抑鬱沉重。 搬到壽豐後,他才印證了佛法所說的:「空中生妙有」的真義。放下並不表示失去,空掉一些東西後,就多了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找到自己,也填滿自在愉悅的自心,反而在「空」裡,能量源源不絕。 林志遠成了素人手工燈籠師,妻子也一變為手工皂達人,受到當地鄉民的歡迎及信賴,並被壽豐農會家政班及社區協會聘為講師開班授課。 而當初夫妻兩人來到這個地方,目的也是要給自己的小孩學習基本技能,過著與祖輩們一樣踏實的生活,在單純、安定的鄉村好好過日子,增進人生的價值。現在,一切都實現了。 在木工領域裡 選擇燈籠的因緣 因為家中的客廳天花板有一凹處,徐孟玲苦思如何在此處增添個東西,心血來潮想到︰何不讓先生用木頭來作燈籠,吊掛起來正好。 於是林志遠在妻子的提議下,開啟了製作燈籠的契機。這小鎮沒專家,只好買書來研究,每天在撕下來的日曆紙背面畫設計圖,無師自通做了一組燈籠,雖然技巧沒那麼好,終究是處女作,便一直掛在客廳。而自小立志為木工的夢想於焉慢慢成型,更何況燈籠帶來光明,多好! 製作過程,最須專注 與當骨科醫生一樣,木工也需要用到刀子、鐵鎚、鋸子、螺絲等道具,雖然大小、構造、利鈍差距很大,但當下念頭都要「非常專注」卻是相同的。林志遠說:「醫生開刀『專注』,是為病人生命著想,病人的生命就掌握在手中,不得稍有差錯;木工製作『專注』,是保護自己的安全,因為一個妄念起,就會傷到手甚至臉部及眼睛,畢竟木片及木屑是不長眼睛的。」 說到此,一旁泡茶的妻子附和地說︰「我也是耶!打皂時要專心,才打得出『法洗』!嗯,為何是『法洗』呢?因為要洗得愉悅啊!而且也給自己的小孩用,洗得清涼及無邪哩!如果我不夠專注,那一鍋皂即失敗。」 燈籠高掛 心滿意足 燈籠的大小不一,木頭本身是硬的,如何製造彎度並固定之,很有困難度;又如何讓燈籠的經緯度距離及拉線穩固耐久,更須深思熟慮。 林志遠感性地說:「依著燈籠大小安裝燈泡或燈管,讓這一盞燈在夜晚展現嫵媚,給人明亮、安全、溫馨及指引, 我心滿意足!」 前一篇文章 【暮春之雪】 山區裡的小姑娘——油桐花 下一篇文章 【來自土地的夢想事業】春一枝,讓冰棒有了靈魂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