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前天邀集各縣市代表研商會考成績公布細節,會後表示,會持續與基北、高雄區溝通,如果最後仍無法取得共識,入學事項將依據權責,尊重地方決議。昨天傳出中投區有意跟進基北與高雄區,但教育部強調「不放行」。昨晚教育部長蔣偉寧也親自勸退基北與高雄區,希望盡量做到全國一致,今天上午將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定案版。
教育部表示,原先合計八十四種組合的全國人數與比率,足夠多數考生選填志願,但基北和高雄區堅持公布更細部的分區成績。教育部次長林淑真昨天批評,這兩區嚴重背離十二年國教的精神,讓學生壓力比考基測時更大。林淑真說,昨晚教育部仍在和這兩區協商,希望做到全國一致,考生和家長不一定用得上細部數據。
至於中投區傳出要比照基北區和高雄區公布細部成績,林淑真則表示,其它各分區不得跟進,教育部也不放行,而且中投區尚未跟教部直接表達要公布細部成績,相信中投區冷靜下來後,會依原本共識行事。
台北:今天定案公布
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昨天表示,公布到多細尚未定案,基本上希望提供三等第、四標示人數比例。並且除了三等第人數外,另加註A++、A+、B++、B+四標示所占人數比例,並提供累計級分各分數距的統計人數,以及作文各級分人數。
林奕華表示,因志願序計分,公布分區成績資訊並非針對明星學校,或前幾志願的學生,而是要幫助大多數落在B(基礎)等第的學生,有更清晰的訊息來選擇社區高中。教育局主秘陳順和表示,等中央決定後,會再召集新北、基隆市教育局,研究分區成績資訊細節。
高雄:讓家長安心 非回頭路
高雄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高雄區決定公布國中教育會考五考科的三等級、四標示人數及比率,至於分科標示則不公布。鄭新輝說,公布等級標示的區分資料,是考量應提供充分資訊來降低學生及家長的不確定感和焦慮,並非回到「分分計較」、「考試主導」的入學制度。
高雄區由前次自辦會考的結果得知,會考總積分滿分者超過一千六百人,以雄中及雄女提供免試入學名額各兩百四十名來看,若不提供會考標示的資訊,將造成學生無從選擇、入學權益。
鄭新輝認為,高雄區每個志願積分差兩分,若依教育部原先規畫只提供總積分資訊,無法滿足學生及家長對入學資訊的需求,反而違反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入學的原則。
心測中心:北高需自行統計
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昨天表示,只負責公布全國的統計數據,會分兩波在網站公布,六月二日先公布各科能力等級與答對題數對照表,如國文答對幾題為精熟(A級),五日統一公布各能力等級的人數分配表,以及加寫作測驗各級分,合計八十四種組合的全國人數與比率。
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六月四日會把考生個別成績(含等級、標示、作文級分),交給十五個就學區的免試入學委員會,心測中心只提供個人成績的原始資訊,基北和高雄區若要進一步公布標示組距,需自行依需求設計程式來統計。
曾芬蘭表示,各招生區本來就有設計好的免試分發系統,跑出上述數據並不困難,但她也提醒兩就學區,最好要有檢核機制,否則若統計數字有疏漏,分區需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