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由於中國大陸北京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進京就醫,使北京三級醫院不堪重負,甚至被戲稱為「全國看病中心」。
《瞭望》新聞周刊報導,每日平均有七十萬外地患者到北京看病;每年河北七百萬人次,甚至連感冒、發燒都趕赴北京就醫,而距北京三十公里的燕郊三甲醫院病床卻閒置率高達七成。
北京作為大陸的醫療中心和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高度聚集地,長期以來對外地病人有強勁的吸引力,加大了北京人口和環境資源的承載壓力。據中共國家衛計委研究統計和抽樣計算,去年北京市內三級醫院外來就診患者達三千零三十六萬人次,外來就醫流動人口日均七十萬左右。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說,北京的三級醫院基本上是「滿場」狀態,其中外來病人大約占三分之一,天壇醫院、腫瘤醫院的外地病人比例更高。北京兒童醫院負責人說,兒童醫院的急診科是苦差事,每天急診三百多人次,醫生都高負荷工作,醫院廣招兒科急診科醫生,很少有醫生願應聘。
報導稱,京冀地區醫療資源布局嚴重不均衡,醫療秩序不夠合理。北京、河北醫療資源差距大,導致大量河北病人到北京就醫;另一方面,由於醫療體系不夠完善,醫療資源緊張與資源浪費現象並存。
有關人士建議,應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優化區域醫療資源布局,透過資源疏解、合作辦醫等措施,加快提升河北等周邊省市醫療服務水準,緩解北京就醫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