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貴版〈鼓勵生育 全面發放育兒津貼〉一文,讓最近常常出現想請育嬰假念頭,又擔心對未來工作造成影響的我,不禁有所感觸。
文中提到政府因欠缺配套法令規定,讓勞工擔心復職困難或請假影響升遷,致使「育嬰津貼」徒具美意,難以落實。政府應該強制保護育嬰期間工作權,讓勞工不必擔心減薪或調職。
此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我有兩位親友都曾請領過育嬰津貼,不過請完假,一位不能回到原來職位,另一位則是請完假就離職,所以申請育嬰津貼,意味著工作有可能回不去,要有走人的心理準備。
我是國小教師,親友總會說,當老師和公務人員是鐵飯碗。面對少子化趨勢,教職工作已不是大家想像那麼輕鬆,更別說是鐵飯碗,所以教職場域請育嬰假的人少之又少。
育嬰假所請領育嬰津貼,不是薪水六成,而是本薪六成,薪水五萬多元的國小老師,本薪只有三萬元,能請領到的育嬰津貼一萬多元,除非另一半收入足以支撐一個家庭,否則大家對育嬰津貼望而卻步。
政府為了提高生育率,做了許多相關的福利和措施,卻忽略了真正困難不是在如何幫助民眾生育,而是如何幫助民眾養育,如果忽略養育問題,想要提高生育率,不啻緣木求魚。
楊蘭映(桃園縣/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