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耕致富 消費能帶來更多 快樂?

劉凱平 |2014.05.19
1113觀看次
字級

文/劉凱平

(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說到北歐國家,除了是高度發展的社會福利國之外,大家比較容易連結到的印象是擅長設計、充滿創意、深具競爭力,而且懂得過生活。這些生活文化往往又跟北歐人「理性、簡約、務實」的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過這樣的情形,似乎開始有一些變化了。例如我先前讀到的資料顯示,挪威心理學會近來做的研究調查發現,現在挪威的年輕人似乎愈來愈以消費購物為樂。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隨著挪威石油產業的蓬勃發展,挪威愈趨富裕,消費能力和物質條件大幅提昇下,物質主義盛行,不斷鼓吹「消費能帶來更多快樂」的價值觀,結果導致年輕一代普遍將快樂建築在消費上的現象。

事實上就在幾年前,挪威國王哈拉爾在對國人的新年談話裡,還特別告誡挪威人不要因為社會的富裕,而陷入物質主義的迷思之中。相當諷刺的是,言猶在耳,過度消費的情形卻更加嚴重,其中一個例子是挪威丟棄未食用食物的數量,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預估一年高達五十億台幣的天文數字。當然這樣的情形並不只發生在挪威,但連向來節約務實的北歐國家都開始出現這樣的變化時,物質主義盛行的情況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就更為嚴重了。

過度消費的趨勢,對理財規畫非常不利。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過度消費,就減少了儲蓄、減少了我們在理財上可以運用的資源。更嚴重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物質的趨勢下,反而會阻礙我們對快樂的追尋,讓我們持續在錯誤的路徑上打轉。這話怎麼說呢?

各種心理學和關於快樂學的研究一再告訴我們,物質帶來的快樂,難以觸及內心深處,極為短暫而無法延續。若是誤將快樂的來源建立在消費購物上,非常可能會導致我們重複進行更多的消費,甚至需要更高額的消費來獲致感官上的滿足,回過頭來,就得不斷追求金錢以滿足消費需求,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理財規畫,當然是談對於金錢的妥善運用,而金錢,始終是我們運用的工具,是達成快樂人生的助力,卻不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好的理財顧問,不能光是接受客戶提出的「數字」(例如客戶說,我想要累積一億的財富),然後想盡辦法幫客戶追求數字,而是要釐清數字背後的意涵,確保客戶在金錢的累積和運用上,都能先找到對自己最有助益的方向,這才是規畫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