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世局,詭譎多變;當今的宗教,邪魔猖獗;當今的人心,江河日下;當今的社會,暴戾充斥!佛光人應如何自處﹖應如何伸展理想抱負﹖圖/人間社
當今的世局,詭譎多變;當今的宗教,邪魔猖獗;當今的人心,江河日下;當今的社會,暴戾充斥!佛光人應如何自處﹖應如何伸展理想抱負﹖圖/人間社
文/星雲大師
當今的世局,詭譎多變;當今的宗教,邪魔猖獗;當今的人心,江河日下;當今的社會,暴戾充斥!佛光人應如何自處﹖應如何伸展理想抱負﹖
所謂「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十講裡有下列四點意見:
一、佛光人
生活要佛法化
有些人在佛殿禮拜時沉靜肅穆,但一踏出佛殿則說是道非,議長論短;也有人在聽經聞法時,頷首俯掌覺得十分受用,一離開講堂即受到外緣牽引,貪瞋愚痴,因為他們只有「禮拜」或「聽聞」這一時的佛法,一旦煩惱來臨,只能任其擺布。其原因不外平日對善法不著意,沒有反觀自省的習慣,所以「說時似悟,對境生迷」。
佛門中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上,見面時的問訊作禮、吃飯前後的供養咒、結齋偈、早晚課誦等這些,都能讓我們藉此修持定慧。從晨鐘暮鼓到梵音宣流,從行堂典座到出坡作務,無非讓我們從生活的佛法化做到心靈的佛法化,從行為的止惡行善做到心念的自淨其意,希望佛光人奉行不懈。
二、佛光人
信仰要理智化
信仰是人生的寶藏,人,如果沒有信仰,就如同貧者一樣一無所有。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人,如果沒有信仰,則凡事懈怠,無法產生直下承擔的勇氣。
但是信仰有正有邪,正當的信仰應具備信實、信德、信能等三個條件。我們何其有幸,能選擇在三者之中均居上首的佛陀作為我們的導師。可惜有些人學佛後以陰陽、卜卦、算命、解籤餬口混日,或聽說那種寶石可以改變磁場去邪避禍,便趨之若騖甚至妄求神通靈異……凡此皆與佛道大相違背。
我們應如何堅定信仰呢?三法印、四依止是辨別信仰真偽的良方,行解並重,思惟省察;提出見地,與師印心等能為我們的信仰找到明證,促進生活的幸福圓滿。
三、佛光人
處事要平和化
世事互相緣起,彼此相生相成,佛教很注重群我之間的關係,經典裡一說到佛,便是「一切諸佛」、「十方如來」;一說到眾生,也是「法界眾生」、「四生九有」;一說到佛弟子,則是「四眾弟子」、「緇素二眾」。
俗云:「人和為貴。」又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平和是最寶貴的美德。當今世界亂相頻起,就是因為人我之間不能平和,所以國家與國家之間戰禍連綿,種族與種族之間隔閡歧視,團體與團體之間黨同伐異,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
因此佛光人欲光照普世,利樂有情,應從自己處事平和化做起,不但要尊重讚美,包容異己,更要自他互易,常存慈悲;不但要相敬相愛,相知相助,更要喜捨奉獻,不求望報。
四、佛光人
修持要落實化
許多佛教徒參禪時打妄想,念佛時心裡罵人,布施時計較名利,持戒時輕視同參,因此修行多年還是沒有人緣,遍學許多法門依然煩惱重重。這種人就是修持不能落實化。
修持不能落實化,不但舊業未了更造新殃;不唯個人受害,也是團體的損失。
我們佛光人身負弘法利生的重責大任,首應將自己的修持落實化,否則己未能度,何能度他﹖
凡我佛光人以弘揚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為目標,希望大家都能做到:
第一、佛光人生活要佛法化。
第二、佛光人信仰要理智化。
第三、佛光人處事要平和化。
第四、佛光人修持要落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