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延後畢業蔚為風氣,平均每四名應屆畢業生就有一人延畢,造成大學沉重財務負擔。清華大學校務會議通過加收延畢生雜費,後年開始實施,延畢生每學期最高要多繳一萬多元。
大學延畢生愈來愈多,多半是修教育學程或雙學位,也有逃避兵役、準備考研究所、怕找不到工作,有些宅男宅女則不想進入職場,躲在延畢傘下。
公立大學因學分費便宜,延畢人數比私立大學高出許多。延畢愈來愈多,享用學校資源,不繳雜費,並不公平,也讓一般學生心生不滿。
早年社會貧窮,一般家庭子女多,收人不豐,能讀大學很不容易,因此努力苦讀考上公立學校,也希望早日畢業。若不深造,就急著找工作,幫助父母分擔家計,改善生活,也及早成家立業,規畫人生。
現代家庭子女少,個個都是「爸寶」、「媽寶」,能窩在家就窩在家,不願面對競爭的社會,更沒有勇氣與毅力,面對鋒火漫天的職場,也不願走入風吹日曬的兵役,能躲就躲,延畢成了合理的藉口,也是逃避的煙幕,有人一延再延,欲罷不能。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作為,「拖拖拉拉」反而誤了前程,腦力、體力一天不如一天,窩在家裡「靠爸」、「靠媽」,漸漸失去奮鬥的勇氣和工作的能力,也浪費時間和資源,對人生無好有壞,一無是處。
大學延畢各校紛紛加收雜費,既可貫徹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也可使學生增加負擔,減少不必要的延畢,對社會,對家庭,對學生都有正面意義。
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該畢就畢,加油吧學子!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