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藝術家都用自己的作品說生命故事,吳小玲(圖/吳小玲提供)的故事很不一樣,她說的是「全球化」,十二日起在「外交學院」的畫展,她希望帶給每一位看畫者,「人事全『非』」的感動。吳小玲閃著俏皮大眼,帶大家去看非洲風情「畫」——另一個篇章。
「外交學院」五月十二日起展出十一幅吳小玲的作品,畫展名稱為「另一個篇章」(Another chapter)。主題畫〈衣索比亞少女〉(圖/吳小玲提供),是吳小玲友人十八年前在非洲的巧遇,少女背載超過身形的負重,卻呈現出知足的微笑,令人動容
【特約記者沈音報導】每一位藝術家都用自己的作品說生命故事,吳小玲(小圖/吳小玲提供)的故事很不一樣,她說的是「全球化」,十二日起在「外交學院」的畫展,她希望帶給每一位看畫者,「人事全『非』」的感動。吳小玲閃著俏皮大眼,帶大家去看非洲風情「畫」——另一個篇章。
吳小玲曾在法國、比利時、及西非的布吉納法索、塞內加爾等國家工作,她的作品最大特色是融合「國際觀察」的人文關懷,如分裂主義與民主真諦、能源爭奪、水資源匱乏、人類的貧窮、衝突及夢想。也因為如此,她的作品讓人感動的能量,與學院派截然不同。
一九九九年,吳小玲派到非洲工作,異地的疏離感,讓她覺得苦悶,決定拿起畫筆。直到今天,「看到打在車窗上的雨點,我仍然會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在台灣,大多數城市民眾不喜歡下雨,除了出外不便外,溼黏的低氣壓常常惹人心煩。但吳小玲看著灑進客廳的陽光說:「天天天藍也會讓人哀愁!也許這就是人生的『過猶不及』吧!」談到藝術創作,「我很幸運地拿起畫筆,揮灑屬於我的人生篇章。」她說。
「外交學院」五月十二日起展出十一幅吳小玲的作品,畫展名稱為「另一個篇章」(Another chapter)。主題畫〈衣索比亞少女〉(左圖/吳小玲提供),是吳小玲友人十八年前在非洲的巧遇,少女背載超過身形的負重,卻呈現出知足的微笑,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