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濟大學校長裴鋼(右)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佩戴校徽、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左為揚州鑑真圖書館執行長慧寬法師。圖/人間社記者蔡榮豐
【人間社記者金蜀卿上海報導】以理工科著名、中國最早七所國立大學之一的上海同濟大學,禮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擔任該校名譽教授。三日上午,星雲大師訪問同濟大學,受聘擔任名譽教授,並與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祖翼、校長裴鋼會談,雙方對辦學經驗、理念等,深入交流闡述。星雲大師表示,佛教重視教育,他以出家人身分前後辦了五所大學,未來盼與同濟大學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建設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世界一流大學。
周祖翼代表全校四萬名師生歡迎星雲大師蒞臨,並介紹同濟校況。同濟大學前身是一九○七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Dr. Erich Paulun)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創校至今逾百年,先後培養了近三十萬畢業生,造就了大批傑出的社會菁英。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一百四十餘人。
與佛教界淵源甚深的上海市副市長趙雯,是中國佛教協會故會長趙樸初的外甥女,也是同濟傑出校友。
佛陀也是教育家
周祖翼指出,同濟創建可持續發展願景背後的「黃金原則」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與環境和平共處,珍惜後代資源等理念,與星雲大師思想相通。「很榮幸星雲大師願意接受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同濟師生將閱讀更多大師書籍,將大師的思想哲理、人生智慧體現到自己身上。」
星雲大師表示,當初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也辦過學堂,對弟子因材施教;唐朝時代,印度那爛陀大學有三萬名學生,玄奘大師出國留學取經,返國主持經典翻譯工程,成為中華文化寶貴資料。星雲大師認為,教育要普及大眾,讓人接受。
佛教與基督教一樣,也要辦綜合性大學,「我不自量力,先後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台灣佛光大學、南華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佛光山大學體系之間資源整合,可互修學分。」星雲大師邀請同濟大學與佛光山進行學術交流合作,並介紹佛光山負責文教的弟子,包括主事教育系統的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社區大學校長慈容法師、揚州鑑真圖書館執行長慧寬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以及上海普門文教館住持滿蓮法師、大覺文化執行長滿觀法師。
大師贈字「同濟天下」
周祖翼表示,目前同濟大學與台灣二十二所大學簽有合作交流協議。每年約有九百名同濟學生在台灣上課,近一千一百位台生在同濟大學學習交流。
同濟大學在德國、義大利開辦有六所孔子學院,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理念與佛光山相通,今後希望與星雲大師及佛光山法師多多合作交流。
與會者有上海市副市長趙雯、副祕書長肖貴玉、台辦主任李文輝、同濟大學校長裴鋼、副校長江波、文學院院長孫周興等。會談結束後,校方禮請星雲大師現場揮毫。大師贈以「同濟天下」四字墨寶與全體師生共勉;以「仁心仁德」贈書記周祖翼,尊裴鋼校長為最高等級讀書人「無上士」。
這是星雲大師第一次走進同濟校園,但同濟師生透過有關書籍與媒體報導,早已認識大師,與大師神交已久。學校圖書館藏有大陸不同時期所出版的大師著作,從九○年代初期的《佛光大辭典》、《釋迦牟尼佛傳》、《人間佛教》系列叢書到最近的《百年佛緣》,共計一百二十餘種,廣大師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