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連日來,金門南海岸與沙灘上出現俗稱「藍眼淚」或「星沙(Blue Sand)」的奇特景觀;消息一傳開,立刻成為民眾爭相追逐的夜間活動。
「哇,太神奇、太美麗了!」連續兩天晚上,成功出海口至后湖海岸一帶聚居上百位民眾,爭睹奇景,看著藍光隨著海浪翻滾一波波湧現,民眾忍不住發出驚嘆。
馬祖東莒福正沙灘海面去年也曾出現類似情形(圖/中央社),由於被冠上「藍眼淚」的美麗封號而一夕成名;研究人員一度以為是介形蟲等微生物所致,經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證實,夜光藻本身就會發光,介形蟲是因吃了夜光藻,才會跟著發光。
金門水試所技佐謝蕙卉表示,「藍眼淚」其實是一種赤潮現象,主要是體內含有螢光素的夜光藻在此季節大量繁殖,當此藻類感受到周遭環境變化,就會發出微弱的淡藍色光芒,因為數量龐大,才會在海上形成一條條的藍色光帶。
謝蕙卉也說,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但當數量過多形成赤潮時,大量的夜光藻黏在魚鰓上,會阻礙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或無脊椎生物窒息死亡;該所將持續調查夜光藻的數量,鑑定是否達到危害生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