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34年 盲眼梅遜 寫200萬字

 |2014.04.30
1769觀看次
字級
八十九歲老翁梅遜失明三十四年仍不斷寫書出版,並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孔子與老子學說。圖/潘俊宏
他靠著錄音機播放自己的口白敘述,然後拿起筆逐句重新修潤詮釋。 圖/潘俊宏
他靠著錄音機播放自己的口白敘述,然後拿起筆逐句重新修潤詮釋。 圖/潘俊宏

【本報台北訊】雖然失明三十四年,八十九歲的作家梅遜仍然出版各式小說、文學著作九本,將近二百萬字。他靠著紙、筆、尺、繩子、錄音機、還有旁人協助,梅遜說:「一樣可以完成。」

梅遜在一九八○年因視網膜剝離失明,三十四年來都在黑暗中生活,梅遜卻未自怨自艾,持續創作,已出版兩本長篇小語《串場河傳》、《野葡萄記》,兩本中篇小說《紅顏淚》、《魯男子》,及三本著作《新為我主義》、《孔子這樣說》、《梅遜談文學》。最新力作《老子這樣說》昨天在紀州庵發表,成為文壇盛事。

傳誦三千年的老子《道德經》,從古到今都認為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但此一傳統認知,被梅遜大膽地顛覆,這位失明老作家在黑暗中思索,發現老子思想其實是一種「顛覆」。

梅遜說,老子與孔子的中心思想都是「為我主義」。人生許多煩惱、世間有許多罪惡與不幸,皆因為人們誤以為「為我」是自私自利,所以他才在「為我」前加一個「新」字,寫成《新為我主義》。

本名楊品純的梅遜,曾自創「字基檢字法」、編著《梅遜字典》、《辨文識字》、《常見的成語》等工具書,有紀錄的著作計十七本,其中八本竟是在失明後的創作,讓人敬佩。

「剛失明時,我幾乎是萬念俱灰,甚至好幾次想死」,梅遜不諱言的說,失明後人生變黑暗,有一段時間他確實是怨天尤人,甚至想過各種自殺方法,不過後來想想人生雖然灰暗,但只要自己塗點色彩,不是更好?失明一、兩年後,他重拾寫作熱情。

梅遜表示,辦法是人想出來,他看不見,如何看書寫作? 他想出一個辦法,把一些用過的日曆、白報紙裁剪成書本大小,整理成一疊用夾子夾好,然後在紙上寫稿,怕字寫得參差不齊,或重疊,邊寫邊用尺間隔。怕寫一寫尺掉了,就在尺上的圓洞綁條繩子,尺一旦掉了,還可以拉繩子找回來。寫完一疊紙,再由親友或兒子重新謄寫一遍,謄完後再口述給梅遜聽,有錯字或辭不達意,再來潤飾。

「為了寫作,我不知用掉多少支原子筆? 錄音機也不知用壞了多少? 」梅遜說,雖然在黑暗中摸索,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還會繼續寫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