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個佛光人的 四項課題 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2014.04.27 語音朗讀 21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保和尚永餘法師永藏法師覺華法師 滿尚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怎樣做個佛光人」,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與談人旗山禪淨中心住持永餘法師、慈慧寺住持覺華法師、小港講堂住持永藏法師、寶塔寺監寺滿尚法師。 星雲大師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二講中,在思想、精神、風格上,提出四項課題: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由四位與談人分別闡述其中道理,與一千二百位信眾分享自身經驗。 先入世後出世 永餘法師說,佛光山的道場是菩薩道場,倡導大乘佛法。大家都希望過幸福安樂的生活,這是「果」。要想得這樣的「果」,應該在因上下功夫。在現世生活中,身心安頓好了,才能積極投入修道。出世是出離三界,了生脫死,苦從無明而來,無明從情緒、情愛、貪瞋痴而來,形成輪迴的主因。在六度萬行的實踐中斷除煩惱,成就積極入世的方便善巧智慧,成就人間淨土。佛光人必然要有入世事業,再求出世依歸。 先度生後度死 覺華法師說,有的人誤解佛教只是度死的宗教,不知佛教其實做了許多淨化人心的事業。佛光山以四大宗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來弘揚佛法,諸如「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動社會「真善美」的各項活動,成立「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三好校園」、「星雲教育獎」等獎項,以實際行動鼓勵各界人士為淨化人心而努力。 佛光人將佛教教育從個人擴及到家庭、社會,融入大眾生活中,設立慈善事業,將幸福、歡喜布滿人間。 先生活後生死 永藏法師說,早上吃過飯了,現在才有精神聽講。 有人問趙州禪師如何修行?吃粥去!如何成佛?小便去! 吃粥、小便都要靠自己,修行更要靠自己!星雲大師要佛光人先生活後生死,生活、修行有先後關係,生活正常,修行才能正常。 唐朝的百丈懷海禪師,為叢林訂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即是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如實修行,才能開展自我佛性。 先縮小後擴大 滿尚法師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人懷才不遇,在抱怨前應先問自己準備好了嗎?如醃漬豆腐乳,需要等待時間,才會美味可口。在辦活動中服務,廣結善緣,行六度萬行,最後才能成就菩提道業。 心保和尚總結,菩薩的道場在人間,對菩薩事業要有信心。先度生後度死,生活身心安住,才能生起智慧,這是因果關係,正確的因,才有正確的果。 開悟的世界沒有對待,沒有大小,要懂得「退步原來是向前」,先縮小自我,因緣成熟,才能擴大有意義的生命。 佛光人如何在思想、精神、風格上實踐?就是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的 菩薩道場 下一篇文章 與佛光山有緣的大眾 佛光人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基隆市銘傳國中揮灑神奇魔法棒 營造優良學習環境政大實小三好加一好 大手牽小手 展現教育風華幸福安樂哪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