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老師楊志朗(前左一)帶領學生閱讀,自掏腰包打造千本課外書城,要讓學生愛上閱讀。 圖/郭宣
【本報彰化訊】十四年前,彰化縣鹿鳴國中國文老師楊志朗看到有學生趴在輪胎上寫作業,相當震驚,決定要改變孩子的閱讀環境,其父親楊金烈更拿出退休金兩百五十萬蓋三間書房,讓他們住在家裡由全家人照顧,至今受惠孩子超過五十人。
楊志朗說,這群弱勢孩子大都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在獲得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同意後,由他帶回家中照顧,吃住都在楊家;有半年的時間,是用來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所以每次只能照顧三名。
「全家都投入弱勢孩子的照顧,讓這些孩子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愛。」楊志朗說,家人對孩子照顧可說無微不至,像母親梁金蓮總為孩子準備晚餐,而父親楊金烈也一同陪伴孩子閱讀,每天陪讀到晚上十時半;睡覺時間,母親還是掛心這群孩子,總會幫他們蓋棉被。
學生劉廷瑜說,一年多前父親因肝炎在高雄開刀,母親忙著照顧父親,假日因常到高雄陪伴家人,周一上課怕遲到沒買早餐,老師楊志朗知道後,每天都幫他帶早餐,怕他成績落後,常晚上陪他讀書,他相當感謝老師。他說,自己原本不愛讀書,國文成績尤其差,但老師不放棄,還送了他人生第一本課外閱讀書籍,讓他決定深入閱讀,成績也從不及格,到能考上八十分。
楊志朗說,偏鄉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校資源更是缺乏,就連離學校最近的書局,騎腳踏車也要三十分鐘,讓他決定親手打造閱讀書城,。於是,他自掏腰包五十萬,在教室內打造三千五百本課外書城;也為學生親自選書,從《三國演義》、《水滸傳》到現代小說他全都買,希望孩子能從生活深入閱讀世界。
日前,楊志朗帶著學生跑步到隔壁和美鎮上的書局,他用每月捐出的一萬元,提供給學生購書。他更進一步教學生如何選書,讓孩子能把好書帶回家。而今,楊志朗帶領的班級已變身為書城,成功營造閱讀氣氛,嘉惠超過三百五十名學生。
楊志朗說,十四年前他剛推動閱讀,不少家長反對,只要求成績,讓他壓力很大,一度瘦到只剩四十二公斤,但他仍堅信持續努力,「終於有了成效,上一屆學生多能考上國立高中」。
校長李錦仁表示,偏鄉國中招生上本來就困難,但老師楊志朗轉變家長態度,讓班級數從十五班增加到三十一班,也看到他對教育的熱忱,成功改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