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兒童》是一本專屬五至九歲 小朋友的優質月刊。
圖/《未來兒童》月刊提供
文/蔡馥鵑
問:台灣少子化的情形這麼嚴重(生育率是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小朋友也愈來愈受影音等數位產品吸引,為什麼你們還要推出《未來兒童》月刊?
答:嚴重少子化的確是台灣的新挑戰。此外,小朋友輕易就把時間耗費在看電視、玩電腦上,讓學習的心力愈來愈移轉到閱讀以外的活動上,都讓我們感到憂心。我參與了十餘年的兒童讀本製作,深知問題的嚴重性;也不斷省思,我們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做能讓台灣的孩子具備良好的人品與能力,未來更有競爭力。
首先,我們非常明白,閱讀對兒童心智的鍛鍊以及腦的開發非常重要。影音遊戲或電視讓孩子被動接收訊息,不太需要動腦;而文字的閱讀讓孩子可以停下來思考、在腦中自己模擬出情境,這就是最好的想像力養成之道。在閱讀文字書籍的時候,腦子不會停下來,與文本間自然有一種互動,既吸收又產出,閱讀對孩子太重要了!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製作讀本的編輯人責無旁貸,就是挖空心思,製作更具吸引力的讀本,讓孩子自發的願意閱讀,從雜誌或書裡感到萬事萬物是那麼有趣。而雜誌每月定期定量,是養成閱讀習慣最好的方式之一。有太多家長告訴我們,每個月二十號一過,小讀者就會開始等待《未來少年》送達;更有好幾位小朋友親口告訴我,《未來少年》一寄到的那天,他們會一直看到捨不得睡,甚至要把雜誌放在枕頭底下陪著他,才能安心入睡!
《未來少年》推出三年多來,有無數家長希望我們為年齡較小的孩子再製作一本雜誌!這些期待成了我們的動力,因此在今年四月,終於為五到九歲的孩子製作出《未來兒童》月刊,剛剛推出,就得到很多回響。
問:《未來兒童》月刊的規畫如何?與市面上已有的兒童刊物有何不同?
答:《未來兒童》是專為初識字的孩子能夠自己閱讀(an independent reader)而設計,因此必須很細緻的站在孩子的理解及興趣上去製作。例如,我們介紹國家,並不直接倒知識,而是以一個日本孩子想將自己國家介紹給台灣孩子的口吻來寫作,讓小讀者像交一個外國朋友似的去認識那個國家。
《未來兒童》也希望能為小讀者打好通識教育的基礎,所設計的單元從科學、數學、語文、故事、國家介紹、歷史文化、藝術、典範人物、心理諮商等,包羅萬象,尤其,設計了許多益智遊戲,讓孩子可以從樂趣中動動腦。
除了得到許多意見領袖的推薦,我們也得到多位家長或老師的讚許。例如有一位老師主動寫信給我們說:「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看到《未來兒童》初登場,一口氣買了各家不同出版社的兒童雜誌來比較,不得不說:《未來兒童》的主題真的十分生動有趣,不論是印刷、排版、內容——都十分精緻。感謝您們的用心,出版這樣一本精采、有質感的雜誌,希望貴社可以繼續耕耘這本適合兒童閱讀的刊物,嘉惠更多孩子!ps︰期待精采的第二期哦!」
這麼多的期待讓我們更有動力,希望不斷精進,讓小讀者真的受益,長大之後,《未來兒童》將是他們心中最難忘的童年閱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