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Bands」話頭班團長資濟時,以音樂宣揚佛法。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我不懂樂團,只想透過音樂傳遞佛法,散播正向人生觀給每一個人。」「What Bands」話頭班團長資濟時四年前高喊「組樂團」的夢想,身邊資深樂團好友聽了無不跌破眼鏡。現在,樂團規模已成長到八組、近八十人;同時,也有約三十首淨化人心的創作曲目,靈感來自他對禪修的體悟,他說:「佛光山是我的解門導師,法鼓山是行門導師。」
民國八十五年,資濟時在美國紐約從事貿易工作,受好友邀約參加美國西來寺舉辦的法會,資濟時聆聽海潮梵音,震懾心靈,返台後曾參與金光明寺舉辦的假日佛學課程,後來為修行禪坐與法鼓山結緣。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聽到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說出這句話,資濟時頓時心中默許願望,要以最簡單的方式讓大眾理解艱澀佛法。他想起在美國參加基督教、天主教教會活動,觀察到他們唱誦詩歌讚美上帝,歌曲旋律優美令人歡喜,讓他堅信也可以藉由音樂宣揚佛法。
資濟時表示,身邊好友玩音樂至少二十年以上,對於他想組團都不看好。但他以禪修體悟為靈感,邀請好友康吉良負責填詞作曲,後來又有四位熱愛音樂的法鼓山青年加入,負責彈奏貝斯、吉他、keyboard、主唱,「What Bands」話頭班於是宣告成立。
隨著愛樂人士不斷加入,表演方式也變得多元,除了原本的流行樂團型態,還新增了管弦樂團、國樂團、合唱團等,成員中有些人並非佛教徒,他們因為愛音樂而凝聚在一起。如今樂團成了青年發揮長才的最佳平台,練團時間比待在家裡的時間還長。
「What Bands」話頭班曾受邀在法鼓山各分院、新北市政府、台北愛樂團等地演出。資濟時表示,創作曲目中他最喜歡《空花水月》、《水月頌》,那是為了紀念聖嚴法師而創作。未來他將帶領團員持續關懷弱勢族群,繼續用音樂撫慰大眾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