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太陽花學運嚴厲體檢後,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宣布不角逐連任,隨即天王謝長廷也做同樣宣示,沒有意外的話,蔡英文篤定是下屆黨主席。
少了一場殺伐,對民進黨是好事,對政黨政治的台灣也是好事;不過,面對一個除了「反」別無主張的反對黨,寄望小英及早建立黨綱黨德,成為負責任政黨。
相對於黨的分裂,重建黨的中心思想難度更高。黨的分裂,幾位派系領導人接近不逾矩的年事,無論精神、體力,都到了該交棒的時刻;此時放棄角逐黨主席,留下漂亮的下台身影;重要的是,下台收山,要切得乾淨,不要再做影舞者,一切交給小英吧!
太陽花的體檢無疑是嚴苛的,民進黨除了跟著年輕人喊「反」,提不出具體主張;甚至為什麼反,也講不出道理,幾乎淪為學運的布景,甚至當布景還被嫌老。
一個政黨,反要反得有理由;反哪一項,要能講出理由,不能一「反」天下無難事。小英任務艱鉅,因為黨運作幾十年,能說得出的具體主張不多,大家印象所及,除了非核家園,似乎舉不出其他政策主張,簡單化就是「逢馬必反、逢中必反」
反馬,理直氣壯,因為是反對黨;但不要忘了台灣社會能持續穩定運作,靠的是許多立場中立的理性選民,他們票投誰,是看這個政黨提出什麼政策主張、負責任的主張。反核四,可以,請告訴我們不缺電的替代方案;反服貿,可以,請告訴我們台灣如何走出去。
至於逢中必反,恐怕格局太小;可以形容中共是披著羊皮的狼,但不要忘了這是政治現實,尤其區域合作的潮流,恐怕沒有力量去對抗;台灣當然可以選擇孤獨作自己,即使我輩行,下一代可能嗎?
讓人感慨的是,一九八八年「戒急用忍」的年代,前總統李登輝就知道派財政部長郭婉容以亞銀董事身分,到北京出席亞銀年會,力抗當時中共的矮化、打壓,時隔二十餘年,民進黨何以仍然逢中必反?這不是應有的態度,也不理性!
台灣的政黨政治走得辛苦,但這條路有永恆的價值,期待民進黨走過分裂後,重建為一個有理想、有政綱、負責任的反對黨。
卓亞雄(台北市/台大新究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