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個佛光人 輯/慧傳 |2014.04.13 語音朗讀 22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傳法師 圖/人間社 圖/人間社 圖/人間社 輯/慧傳 圖/人間社 星雲大師為了確立佛光人的做人原則、軌範及弘法的觀念,以便能為佛教承先啟後,策勵將來,所以在佛光人第五講裡提出四點希望: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我們學佛不同於一般世俗之人,佛光人應擁有宗教情操。 什麼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就是宗教的性格,意即與生俱來的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淳樸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裡沒有這些宗教美德,此人就沒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與生俱來的美德,但也可靠後天的培養。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宗教情操。 怎樣培養宗教情操?應先具有四心: 1.離欲心。2.慚愧心。 3.平等心。4.慈悲心。 然後再具有四德: 1.威儀德。2.行持德。 3.忍耐德。4.普濟德。 總之,佛光人的宗教性格,應該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眾比個人重要,道德比金錢重要。有了宗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困難了。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觀念 現代的社會,常被有道之士批評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什麼會如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今日社會大眾普遍缺少因果觀念。 何為因果呢?大師說:「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 過去佛教長老大德,考驗後學,也是先觀察他是否忠誠,然後明了他是否有因果觀念?因為學道之人,若不忠誠,若無因果觀念,則此人一定會營私舞弊,弄法玩權,非但無益於大眾,甚至還會傷害到常住和佛教。 佛光人,應不同於流俗,僧格的樹立,應先有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三、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在佛教裡想要激勵自己的菩提心、榮譽感,以及進德修業、敦品向學,沒有比慚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謂慚愧,慚者怕對不起自己,愧者怕對不起他人。一個人能夠時時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人,則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幾近於圓滿了。 所以大師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庵大師,常念眾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懺悔業障,發心弘法利生,做一個保持慚恥心的真正佛子!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別的差異,有年齡的懸殊,有職業的類別,還有信仰、思想、興趣、利害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認識互相依存的真理。 語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納百川眾流,所以才能成為大海;虛空容納森羅萬象,所以才能成為虛空,做人要能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 希望做為佛光人的大眾,不要強人同己,要明白「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不必人人順我,眼耳鼻舌各司其用,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在第五講裡,星雲大師希望佛光人能做到: 第一、要有宗教情操。 第二、要有因果觀念。 第三、要有慚恥美德。 第四、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點,星雲大師說:「 進德修業、增福增慧,不為難也。」 前一篇文章 八風 下一篇文章 人的重要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