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尋更多賣菜阿嬤陳樹菊濟貧扶弱的犧牲奉獻精神,創造台灣正面及向上的翻轉能量,今年星雲真善美傳播獎」修訂遴選辦法,設立「台灣善良感人事蹟」和「真善美的新聞」兩獎項。這與眾不同的安排,意義非凡。
社會到處充滿行善的人和付出愛心的事蹟,只是在「為善不欲人知」的傳統美德觀念下,許多人堅持默默付出及不求回報,尤其不願讓身分及事蹟「曝光」,遑論自己出面報獎。
但時代在變,善良事蹟可以喚起國人發揮愛心,這股力量應該有效釋放出來,讓大家群起學習,彌補政府福利措施的缺漏。
反之,秘而不宣的隱藏,勢將大大淡化社會溫馨的一面、削弱群體力量。兩相比較,適時、適度予以揭露報導,當然是「多利少弊」。
最重要的是,讓愛的種子獲得更多國人的關注和滋潤,讓真善美不斷續延和擴散,期能遍地開花、結果,達成國家更富強、社會更安定、族群更和諧的目的。
亞秀(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