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二○○六年攜子自殺及重大兒虐致死個案解析報告」,今年至少有六十二起攜子自殺及重大兒虐案,反觀行政院提出的「大溫暖計畫」,形成反諷對比。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祕書長王育敏指出,台灣的教育、社會價值觀、倫理被忽視,加上未成熟的人格、早婚而未有心理準備下,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卻又要在無奈的情況下讓孩子離開世界;社會變成這樣,誰該負責任?她說,負面社會價值觀造成倫理價值淪落,加上媒體與經濟價值觀一再被扭曲,讓社會變調了。
時值歲末,兒福聯盟昨天公布「二○○六年攜子自殺及重大兒虐致死個案解析報告」,結果發現,共發生了六十二起攜子自殺及重大的兒虐新聞,令人怵目驚心。
此項調查中,就有五十名兒童、少年因此死亡,其中又有三十三位是攜子自殺案例,比率很高;甚至有十七名受虐致死,因此截至昨天為止,平均每周有一名死於此事件。
王育敏表示,在這項調查中,尋死手法最常見的是燒炭自殺者,占百分之七十六,而百分之七十七的婚姻衝突和百分之二十三的藥癮所引發的事故,為造成致死的主因。兒盟調查發現,同居人、繼親與孩子無血緣關係者下手特別嚴重。
王育敏說,今年的耶誕假期,增添一起親子自殺事件,顯示這個社會真的病得不輕;就像房屋廣告般,頭期款輕鬆繳,而事後的借貸壓力,卻在沒有成家生子的準備下,落入悲慘深淵。她表示,社會極度功利,讓下一代忽略對人格的養成;而學校教育對於家訪工作未落實,這都是讓兒童與少年造成無辜犧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