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監獄「人體將棋」讓「將棋」不再紙上談兵。圖/梁雅雯
【本報高雄訊】用心規畫收容人每月團康活動、豐富收容人生活,高雄監獄本月團康活動「人體將棋」,將紙上談兵的傳統象棋,搬到籃球場的超大棋盤上進行。由收容人製作「棋子」相關道具,再由收容人當操盤手、旗子、評審,依「象棋」玩法競賽。
經一個月籌備,高監昨天於監所內的籃球場,舉辦「人體將棋」競賽,共六隊參賽,總計一百零二名收容人參與,含裁判每局需三十九人競賽。每步棋都需在五秒內出手,每局約需二十分鐘,勝負採單循環方式進行,得勝者可獲監所頒發獎狀。
「人體將棋」的棋格數目和「象棋」明棋一樣,但每格的長、寬各為一百零五公分,是傳統象棋盤的放大版,棋盤被籃球場取代,棋子則由收容人著自製的棋衣、帽子及廢紙板製成的盾牌等扮演各角色,所有道具都使用先前辦活動用過的廢紙板及布料。
高雄監獄秘書林國榮表示,過去監所曾辦過包括家具設計及裝置空間等團康活動,監所觀察許多收容人平時就喜歡棋娛樂,因此發想本月進行「人體將棋」,將二人競賽擴大成團體活動,希望藉此增進收容人的互動及團體凝聚力,也舒緩在監囚禁情緒。
高雄監獄典獄長陳世志表示,棋藝流傳至今已被視為開發腦力、訓練思考、培養邏輯觀念,及人格養成的媒介,希望藉此讓收容人學習創新思維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