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外商電子公司服務的洪銘聰,四年前回鄉幫父親種鳳梨, 利用雲端科技處理訂單,讓銷售量成長。 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三十六歲的洪銘聰原本在外商電子公司服務,四年前回鄉幫父親種鳳梨,利用雲端科技處理訂單,讓銷售量成長逾五成。
「去年宅配量約一萬二千件,今年可以突破二萬件。」洪銘聰說,利用科技管理鳳梨行銷,是他答應回鄉與父親的約定。
洪銘聰有碩士學歷,四年多前本在一家外商電子公司上班,回鄉種鳳梨並不是他的人生規畫,家裡幾十公頃的鳳梨田,六十歲的父親洪華進忙不過來,說服他回來幫忙。
為不讓父母失望,洪銘聰答應回家幫忙,但他開出的條件是要用科技化管理鳳梨田,包括成本、支出、列帳等。
洪銘聰利用雲端科技接單,網路訂單直接傳送到雲端,物流公司只要把資料下載,就可以到產地載貨,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他不用隨時拿著手機抄錄訂購者名單,讓他有更多時間在集貨包裝及管理鳳梨田。
父親種鳳梨很有經驗,但洪銘聰讓通路更多元,原本只有國內通路,今年增加了中國大陸的訂單,洪家的鳳梨田現在分區種植,有專門宅配的,有外銷的,還有專門出貨給國內市場的。
洪家鳳梨有吉園圃、產銷履歷雙認證,更有QR Code行動條碼,成立臉書粉絲團,消費者把吃鳳梨的心得上傳臉書分享。
農業在這一代年輕人手裡科技經營,傳統已逐漸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