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基金會昨天發表歷經一年研發製作的法庭模型角色扮演箱,有二十四種不同角色的公仔,可讓小朋友不再恐懼出庭。 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警政機關統計,《家事事件法》自前年六月一日上路以來,至去年地方法院家事事件收結已達十四萬八千四百三十六件,法院傳喚兒童到庭件數也直線上升。為打破兒童上法庭的恐懼,勵馨基金會特地在兒童節前夕出版歷經一年研發製作的「法院出庭模型」,讓二十四種公仔角色,幫助兒童了解審理流程,在需要出庭時心情得以放鬆,降低緊張與不安。
近年警察機關受理家庭暴力案件呈現上升趨勢,在勵馨基金會去年服務的家事個案中,未成年子女數為三百一十九人,其中多達七十三位孩子,需要社工陪同出庭,接受應訊。
勵馨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婚姻暴力不斷,大眾關注的焦點卻在成人身上。反觀目睹暴力的兒童,對出席作證有極大恐懼、壓力及擔心,身心受到的戕害更值得關注。
司法院少家廳廳長黃梅月表示,兒童的身心傷痕需要被看見時,法院模型以立體呈現,可以讓兒童透過遊戲與角色扮演,在出庭前做足準備,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志。
早在二○○八年,台北市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即公開內部使用的創新設計「法庭模型」三組,附有法官、檢察官、律師、嫌犯、被害人、家屬、社工員、旁聽民眾、電視機等公仔,供婦女救助團體及學校交流。如今勵馨的法院出庭模型再升級,不僅角色多元,男、女都有,連人的表情都不一樣。這套模型現在也對外開放購置。
律師賴淑玲指出,過去面對焦慮的孩童,多用繪圖溝通,不知孩童究竟理解多少。有了模型先模擬,可減少突發狀況。此外,模型附贈的法院模型指導手冊對新進律師來說,是很好的輔助工具,在實務上可多元運用於社福單位、學校及諮商單位,呼籲愛心企業界認購法院模型,轉贈有需要的機構,意者可洽(○二)八九一一八五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