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一家布施全村都沾光

宋依然 |2014.04.02
1907觀看次
字級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經濟才剛起飛,貧窮家庭還很多,靠乞討為生也不少。乞丐饑寒交迫,那時我們家住在落後的小村子裡,勉強溫飽,還得應付沿家挨戶的行乞者,不過多少會濟助一些米給這些可憐人。

記得村尾有戶余姓人家,張嘴等待吃飯的家人十餘口,然而他們對於布施卻一點都不小氣,寧願家人每天少吃一碗飯,也要將省下的米捐助可憐的家庭,獲得村民好評。

余家不單慷慨布施米糧,如有廟會或大拜拜,還會辦桌招待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乞丐。飯後並贈肉類蔬果等物資,被村民封為「積善大戶」。

「天公疼好人,人在做天在看」,好心總會有好報,有一年幸運之神眷顧余家,一時之間,傳為地方美談,賀喜聲盈門。他們中了愛國獎券第一特獎二十萬元,當年可買幾甲地。一時賀客盈門,傳為美談。

余家當然也不吝與村民分享,添購電視、冰箱、米漿研磨機等家電用品。村民終於有電視可看。

他家還買了鐵牛(耕耘機),讓村人以鐵牛替代牛隻犁田耕地。過年過節,也能到余家借用電動研機磨米漿做糕,真是「一家行善有餘慶,村民沾光樂歡喜。」宋依然(新北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