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短吻鱷 瀕絕獲重生

文/林心雅 圖/李文堯、林心雅 |2014.03.30
2310觀看次
字級

 生平第一次看到可自由到處趴趴走、貨真價實的「野生」鱷魚,是十幾年前在佛羅里達的大沼澤國家公園 。

數量堪稱「上噸」

那年二月某個清晨來到公園入口,繳入園費之際趁機向收費人員請教:「請問現在這個季節,公園裡能不能看到鱷魚呢?」那位身穿制服的和藹女士點點頭看看我們,似乎想著該用怎樣的形容詞來回答會比較貼切,接著她提高了音調笑道:「有,有上噸的鱷魚!」(Yes, there are tons of them!)

真的!大概只有第一次光臨該寶地的外地人,才會問這種蠢問題,回想起來,當時自己真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我永遠不會忘記她用逗趣的表情說出「tons of」這兩個字來形容此區鱷魚的數量,但她並非開玩笑,因為不久我們便發現,真的有好多鱷魚!如果一隻鱷魚重達幾百公斤,無論大的中的小的統統算進去,說有「上噸的」鱷魚一點兒也不誇張。

走在河沼步道上,不久便看到一隻大鱷魚趴在步道旁邊曬太陽,因距離很近,著實嚇人一跳。再往前走,很快便發現鱷魚有趴在對岸的,躺在泥沼裡的,藏在水裡的,幾乎無處不在。牠們雖可自由活動,但若非必要,並不太移動尊駕,對人們更是視若無睹,不像想像中的可怕。

喜淡水甚於鹹水

公園內更提供生態解說課,

解說員帶領大家一路介紹沿途動植物,我才得知我們所看到的是美洲短吻鱷(American alligator),學名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屬於鱷目的短吻鱷科,其名稱源自西班牙語,原指蜥蜴,是早期來到佛羅里達州的西班牙探險家所命名的。

美洲短吻鱷,從北卡羅萊納州到德州均可見其蹤跡,主要分布於佛羅里達和墨西哥灣沿岸河沼。通常棲息於溼地、河沼、草澤等淡水環境,因此也稱為美洲淡水鱷魚。相對於棲息在鹹水環境的美洲鱷,短吻鱷不太能適應鹹度高的環境,卻較能忍受低溫的氣候。

成年的公短吻鱷身長約三‧四到四‧六公尺,體重可超過四五○公斤;母短吻鱷體型較小,長約二‧六到三公尺。當今世上只有兩種短吻鱷,除了美洲短吻鱷,另一種是中國短吻鱷,生長於長江沿岸溼地,目前已瀕臨絕種。

大沼澤的守護者

短吻鱷在食物鏈中,屬於頂層獵食者,牠們吃魚、兩棲類、爬蟲類、水鳥涉禽類、還有哺乳類如浣熊、鹿、山貓、美洲豹,甚至人類也是獵物,尤其當牠們棲息地被侵入時。

短吻鱷也被譽為「大沼澤的守護者」(the Keeper of the Everglades),為什麼呢?這要從此區特有氣候說起。美國東南部有明顯的乾季和濕季,約從十一月底到翌年四、五月是乾季,降雨極少加上水氣蒸發,使沼澤逐漸乾凅。而短吻鱷在乾季來臨前,會先挖掘一窟水池,稱為「鱷魚穴」──即天然的貯水窪池,也成為乾地的「綠洲」;雖然魚、龜、蛇、鳥等會自投羅網成為鱷魚食物,但鱷魚一兩周才進食一次,整體說來,仍提供其他動物水源棲地,助其度過乾旱期。因此短吻鱷就好比生態工程師,在該區溼地生態體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春天是短吻鱷發情季節,公短吻鱷透過獨特吼聲來宣示地盤,恐嚇對手,並透過聲音震鳴所造成的水波來吸引母鱷。平日的獨行俠,到求偶交配時開始成雙成對。母鱷會把蛋下在近水處的泥濘枝葉中,孵化期約六十五天,小鱷魚身上有黃色橫紋,母鱷會負責照顧小鱷魚達一年之久。

總數量一度告急

解說員特別提及一段歷史。

一八八○年代起,白人為建渠排水,破壞大沼澤鱷魚棲地,到了二十世紀初,紐約東北地區盛行昂貴仕女羽帽、鱷魚皮革和鱷魚罐頭,為此區野生動物帶來浩劫,鳥類和鱷魚數量銳減,幾乎瀕臨滅絕。一九六一年,佛羅里達州頒布禁獵法令,但遲至一九六九年「聯邦瀕絕動物保護法案」通過,短吻鱷才整體性受到保護。其後經過將近二十年的保育,短吻鱷數量回升,終於在一九八七年自瀕絕名單中除名。

聽解說員講述自然歷史故事,對照今日走在步道上,鱷魚隨處可見,實在很難想像這些美麗生靈,其化石年代可溯及地質時代的更新世,卻在二十世紀不到百年間險些走向瀕絕。不禁要問,人類是不是地球上最貪婪最殘忍的動物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